藥補不如食補,中國人更喜歡膳食療法。但是,很多人食補的方法不正確,特別是在補鐵方面,很多人走入了誤區(qū)。下面說說如何正確的補鐵。
菠菜、蛋黃補鐵是誤區(qū)
一提到菠菜,很多人馬上想到它補鐵、補血的功效,很多家長還會給孩子“投喂”大量菠菜。但是,菠菜補血這個說法并不準確。
1870年,德國有一位叫Wolf的科學家,專門測算了菠菜的鐵含量,但在計算時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向右錯移了一位小數(shù)點。這之后糾正過錯誤,但糾正錯誤的聲音遠遠小于犯錯誤時的聲勢,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人們仍然認為菠菜含鐵量非常高,體內缺鐵應該多吃菠菜。
事實上,菠菜與其他綠葉蔬菜一樣,含鐵量不高,所含的鐵是植物性鐵(非血色素性鐵),這種鐵的吸收率很低。所以菠菜在補鐵方面沒什么特長,而補鐵和補血是一回事,所以菠菜的補血功效也非常有限。
很多家長用雞蛋黃給孩子補鐵,其實蛋黃并不適合給孩子補鐵。雞蛋黃中一種叫作卵黃高磷蛋白的物質抑制鐵吸收,因而蛋黃中的鐵吸收率只有3%,遠不如動物肝臟、紅肉等食物的補鐵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