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基因組學正逐漸走向臨床應用,為癌癥能在基因層面實現(xiàn)更早期檢測、分型、用藥指導、預后監(jiān)測提供科學依據(jù)。除利用基因組技術檢測、預防癌癥外,目前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癥的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
被譽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是生物醫(yī)學史上第一種可高效修改基因組的工具,具有精確、成本低以及操作簡便等特點。雖然它誕生至今只有4年時間,卻已被美國《科學》雜志在2012年和2013年兩次評為年度十大突破,2015年更是把它選為“年度頭號突破”。
2016年6月,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一個咨詢委員會批準了首個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來治療癌癥的人體臨床試驗,讓這種目前備受關注的生物醫(yī)學技術距臨床試驗僅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一步之遙。
免疫療法前景廣闊
癌癥免疫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法國科學家詹姆斯·阿利森發(fā)現(xiàn)人體血液內的T細胞表面有一種叫做CTLA-4的分子,它會阻止T細胞全力攻擊“入侵者”,起著類似剎車的作用。但直到1996年,阿利森才利用小鼠實驗證實,“阻擊”CTLA-4會解除T細胞受到的束縛,使其全力對抗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