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愁眉苦臉地走進了婦科門診。她今年28歲,體檢時B超懷疑子宮里有個息肉,建議復查。3個月過去了,復查B超,超聲報告上寫著:“宮腔內占位,子宮內膜息肉可能”。網(wǎng)上很多人說需要宮腔鏡檢查,看看到底是息肉還是其他情況。姑娘看著網(wǎng)上各種相關說法和患者的經(jīng)驗帖,越看越害怕,主要是怕疼,想象著冰冷的器械,她就禁不住渾身打哆嗦。網(wǎng)上的帖子有的說可以全麻,一點都感覺不到疼,有的說不能麻醉,很疼很痛苦。于是她愁眉苦臉地來到醫(yī)院……
臨床中,與這位患者類似的情況很常見。平時月經(jīng)無異常改變,僅僅B超提示“宮腔內占位病變,子宮內膜息肉可能”。其實不僅是這類B超宮腔內異常回聲的患者,其他例如:異常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子宮發(fā)育異常、不孕癥等等患者都需要行宮腔鏡檢查。
宮腔鏡是一種高科技纖維光源內窺鏡,包括光源系統(tǒng)、灌流系統(tǒng)及成像系統(tǒng)。宮腔鏡能直接看見子宮腔內情況,對大多數(shù)子宮腔內疾病可迅速作出精確的診斷。宮腔鏡檢查是目前婦科臨床常用的一種微創(chuàng)診斷方法,是子宮腔內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常用的宮腔檢查鏡直徑約4.5-5.5mm,非常纖細。對于已婚女性,經(jīng)陰道、宮頸進入宮腔,檢查過程約需2-5分鐘。宮腔鏡檢查所引起的疼痛一般可以忍受,無需麻醉,如果患者恐懼疼痛,可應用局部麻醉。宮腔鏡檢查門診完成,患者檢查后在醫(yī)院短暫休息后即可回家。另外,宮腔鏡檢查還可對幼女及未婚女性進行陰道及宮腔檢查,及時準確地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宮腔鏡檢查當日,可適量進食,如檢查過程聯(lián)合B超,則檢查前患者需適當憋尿。具體操作過程:1、患者體位與婦科檢查相同,取膀胱截石位;2、消毒后緩慢置入宮腔檢查鏡,同時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膨宮,按照宮底、雙側宮角及輸卵管開口、宮腔前、后及兩側壁的順序進行檢查。注意宮腔形態(tài),有無子宮內膜異常或占位病變,退出鏡體時檢查宮頸管形態(tài)及內膜,必要時進行定位活檢。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患者是清醒的,可以和醫(yī)生一起看到自己子宮腔內的情況,完全無需緊張。
那么到底有哪些患者需要做宮腔鏡檢查呢?概括起來,宮腔鏡檢查主要應用于臨床以下幾個方面:1、各種異常子宮出血;2、不孕癥或習慣性流產(chǎn);3、宮腔內異物;4、黏膜下子宮肌瘤;5、子宮內膜息肉;6、宮腔粘連;7、子宮中隔;8、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9、輔助生育前的宮腔評估。對有指征的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可使診斷陽性率從傳統(tǒng)方法的28.9%提高到70%,其中不少患者經(jīng)宮腔鏡檢查發(fā)現(xiàn)的異常,是應用其他傳統(tǒng)方法無法診斷的。通過宮腔鏡檢查可評估子宮腔形態(tài)、雙側輸卵管開口狀況、宮腔內膜厚度、質地、有無異常血管等,并能確定宮腔內占位或其他病灶的部位、范圍及大小,對病灶表面的內膜組織進行詳細觀察。宮腔鏡檢查同時聯(lián)合B超可提高子宮發(fā)育異常及黏膜下子宮肌瘤診斷的準確性。宮腔鏡檢查可在直視下定點取得子宮內膜,進行組織學檢查,大大提高了宮腔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彌補了傳統(tǒng)診刮術的不足。
宮腔鏡檢查雖然只是門診的一種“侵入性”檢查,也有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可能。常見的并發(fā)癥為:術后出血及盆腔感染。如子宮穿孔、體液稀釋性低鈉血癥及宮腔粘連、空氣栓塞等危險性較大并發(fā)癥很少見。宮腔鏡檢查術后,陰道會有少量出血,一般不超過月經(jīng)量,如有腹痛亦很輕微。術后使用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如果術后陰道出血超過月經(jīng)量,或有明顯腹痛、發(fā)熱等情況,需立即到醫(yī)院就診。宮腔鏡檢查一般不影響患者原有月經(jīng)周期,如果因異常子宮出血同時遍刮子宮內膜止血并送病理檢查,術后大約1月月經(jīng)來潮。術后注意事項:1、術后禁止性生活、盆浴及游泳1月;2、術后適當休息,可完成一般日常生活,避免過于勞累;3、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4、陰道出血多于月經(jīng)量,及時去醫(yī)院就診;5、術后注意病理結果。
宮腔鏡檢查為明確診斷、制定更為完善的治療方案提供準確的依據(jù)。先行宮腔鏡檢查,根據(jù)宮腔鏡檢查結果確定有無手術指征。如需手術,可選擇適當?shù)氖中g入路,如宮腔鏡、腹腔鏡或陰式手術等,完善術前各項準備工作,更為準確地評估手術預后,使患者的各種治療更為規(guī)范化、個體化,真正做到“微創(chuàng)”――把對患者的損傷降到最低。了解了有關宮腔鏡檢查的一系列知識,還會覺得宮腔鏡檢查可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