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州近期對四大零售商最暢銷的78個保健品樣本進行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近五分之四的產品不含標簽上所說的植物成分或者含有其他成分;另外,還發(fā)現(xiàn)所謂的草藥片劑里不過是米粉、蘆筍和庭院常見植物成分,某些成分對于有過敏反應的病人還具有潛在危險性。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就此發(fā)起調查。
此事對不少海淘族和保健品族來說是不小的打擊。應該怎么看待這件事?《消費者報道》對食品工程博士,美國食品技術協(xié)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先生對行了專訪。
《消費者報道》:如何看待此次美國保健品造假事件?美國對食品藥品的監(jiān)管一向被認為是很嚴格的,為何還會出現(xiàn)此類問題?
云無心:美國對食品藥品監(jiān)管嚴格,但保健品(美國稱為膳食補充劑)不在嚴格監(jiān)管的范圍。膳食補充劑的管理采取備案制度,上市并不需要FDA審批。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由廠家自己確定,然后通知FDA做個備案即可。FDA只在出現(xiàn)虛假宣傳、安全事件、非法添加等情況時才進行處理。在監(jiān)管膳食補充劑的權力上,美國FDA比中國食藥監(jiān)要弱得多。這一事件的出現(xiàn),可以算是備案制度的弊端。
《消費者報道》:美國保健品出事后,不少人對國內的相關保健品沒有信心,擔心也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您的了解,大蒜素、銀杏素等產品,銷售得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問題?購買此類產品時有哪些要注意的?
云無心:這些植物精華類產品,不管是合格還是造假的,我都不推薦,所以不存在購買時需要注意什么。像大蒜素之類的產品,不管它的功效是真是假,日常烹飪中加入大蒜做原料就可以了。而銀杏素之類的,功效在科學層面上都只能用可能有XX效果,但還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jù)支持來描述。
《消費者報道》:國內有不少海淘族,他們通過代購買國外的保健品產品,您對這種現(xiàn)象怎么看?如果購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云無心:所謂有需求就有供給,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基礎是消費者對國外監(jiān)管和保健品品牌的信任。但是,至少美國對于此類產品的監(jiān)管很弱,監(jiān)管規(guī)范完全只是想象。而品牌這東西,在管理寬松的膳食補充劑行業(yè),也是一廂情愿。而所謂的海淘,還可能遇到山寨產品,就更增加不確定性。
《消費者報道》:此前,國內也有聲音認為,應該放開保健品的管理,采用類似美國的備案制度,對此您怎么看?這種方式是否合適?可能帶來什么問題?
云無心:備案制度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安全性、有效性或者產品真實性的問題,而是通過放松監(jiān)管、依靠企業(yè)自律和市場選擇來解決監(jiān)管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中國保健品現(xiàn)在的主要問題是虛假宣傳,以及非法添加藥物成分。備案制度無助于解決這兩個問題,反而可能讓這兩個問題變本加厲。在對虛假宣傳和非法添加進行積極有效的監(jiān)管之前,采取什么制度都沒有用。
《消費者報道》:百姓對保健品應保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比較好?該如何挑選?
云無心:果是因為身體狀況或者生活方式的特殊原因,導致難以從飲食中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那么適當?shù)匮a充一點缺乏的成分也未嘗不可。指望從保健品中獲得額外的保健功能甚至治病防病,跟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買彩票中大獎上一樣不靠譜。即使是需要一點補充劑,去藥店買最平常最普通的就可以,沒必要買昂貴的外國品牌產品,海淘這些產品更不靠譜。指望某個高檔的品牌具有非凡的效果,只是配合奸商掏錢包而已。
《消費者報道》:在美國,保健品市場是否也很火熱?哪種賣得最好?美國人對此是否理性?
云無心:美國的膳食補充劑市場每年的銷售額大約幾百億美元,很多美國人也都多少會吃一些。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魚油等占據(jù)很大的份額。其它的植物或者動物提取物也有不少,不過沒有那么熱門。美國的膳食補充劑不能宣傳功效,價格也比較低,相對于他們的飲食開銷來說不算什么,也就無所謂是不是理性。
《消費者報道》:在您看來,此次事件將對美國保健品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云無心:這次檢出問題的基本上是提取物類的補充劑,其他銷售量大的種類并沒有中招。短期內對于涉事產品以及涉事商家會有一定影響,但美國人對于產品被檢出不合格甚至召回都很習慣,不像國內的反響那么強烈。有消費者需求畢竟是這類產品存在的根本,估計過一段時間也就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