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成千上萬的大學畢業(yè)生即將奮身投入新角色,在離別的喧鬧聲中,有這么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這是高校中不斷增多的抑郁癥患者,他們正經受著常人難以理解的痛苦、孤獨與隔離。寫完畢業(yè)論文,找份像樣的工作,對此刻的他來說,著實艱難。北青報記者近日調查發(fā)現(xiàn),在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有40人被確診為抑郁癥,約占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訪問量的兩成。智識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然成為抑郁癥高發(fā)人群。
調查
抑郁癥學生占到咨詢中心來訪量的兩成
“你好,這里是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學生心理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你的嗎”一段固定的開場白,電話接通的那一刻,聽筒那頭遲疑了好幾秒,緩緩地吐出:“你好,我想咨詢下抑郁癥相關的問題,已失眠3個月了……”當了三年接線的學生志愿者小卿遇到這樣聲稱自己抑郁癥的來電者,依然會緊張到手心冒汗。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學生心理熱線”開通7年來,這條熱線共傾聽了全國各地近萬人次的聲音。熱線主任秦琳告訴北青報記者每日在線的6小時會接到近三四個學生的電波求助。另一所在京著名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章文(化名)則說:“據(jù)粗略統(tǒng)計,5年前,10個咨詢對象里平均一兩個有抑郁癥,而現(xiàn)在則上升到3-4個?!?/p>
目前,北京的高校一般設有心理健康中心,主要負責心理排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課和咨詢等工作,學校還安排專職的心理教師,配備專門的咨詢中心。這里,雖然不能像專業(yè)醫(yī)院做臨床診斷,卻是預防危機和篩查抑郁的第一道“防線”。
在談起遭遇心理危機的大學生群體時,長期在大學心理咨詢一線工作的章文直言道:“他們中患有抑郁癥的占比較高,去年中心約有1500人次的來訪量,抑郁癥占到咨詢人數(shù)的兩成。經我們統(tǒng)計,全校共有40個學生確診為抑郁癥,算上實際患病卻沒來咨詢的,這個數(shù)字應該還會更高?!?/p>
這些學生來時往往先聊“最近學習壓力有點大”、“跟導師(朋友)如何如何”、“我失戀了”等瑣事,待完全放下戒備,他們才可能過渡到更深的話題:“總結差不多分四大類問題:學業(yè)、人際戀愛、家庭、人生意義追問?!标P于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每個學校的情況也不大一樣,不同類型的高校,面臨的問題并不相同?!八囆g類大學偏重情感問題,而綜合性重點大學則偏重于學業(yè)。”
抑郁癥,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從情緒、認知、動機和生理上都有明顯異常的反應,判斷是否得病通常在上述方面?!皩ι钍ヅd趣,無意義感,嚴重的,會出現(xiàn)自殺傾向?!闭挛挠浀迷哟晃粴v經3年半心理輔導的女生,這女孩當時甚至記不住7個字以上的短句,“得了病,身心巨大痛苦,普通人往往難以理解,我們的流程是先詢問癥狀,嚴重者建議轉診同時通知家屬或老師,不嚴重者就心理咨詢?!?/p>
“我不夠好”,是中心來訪學生們口中出現(xiàn)的高頻詞。有悖于“學習好心理就好”慣常想法,成績優(yōu)秀的重點大學學生在抑郁群體中已經占有一定數(shù)量。他們對自我極其嚴苛,常流露出內疚和自責的情緒?!拔医佑|到的好多孩子都聰明懂事,求勝動機很強的。長久以來壓抑著自責或憤怒等情緒,這使得他們把攻擊指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