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唯一的符號,當然我國也有自己的唯一的符號,那就是我們漢家的字了,也就是漢語能夠認識漢字對于我們來說或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你要把所有的漢字都認識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漢字文化中,有一些生偏字是不好認識的,今天就來說說這個有點生偏的漢字,或許你會說,你認識的夠多了,是,在日常中常用的漢字就那么多,是可以認完的,但是,對于一些不常用的漢字不很不好認識全面的,下面就來說說這個山柰怎么讀。
山柰,經(jīng)過查字典念shan nai,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莖塊根狀,有香氣,可入藥,也可作香料。原產(chǎn) 印度 ,我國 臺灣 、 兩廣 、 云南 等地均有栽培。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山柰》:“山柰生廣中,人家栽之。根葉皆如生薑,作樟木香氣。土人食其根如食薑?!?/p>
山柰,不是念shan na,是nai,是姜科,山柰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莖塊狀,單生或數(shù)枚連接,芳香。葉通常貼近地面生長,近圓形,無毛或于葉背被稀疏的長柔毛,無柄;花頂生,半藏于葉鞘中;苞片披針形,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謝;花萼約與苞片等長;唇瓣白色,雄蕊無花絲,藥隔附屬體正方形,果為蒴果。8-9月開花。分布于中國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有栽培。南亞至東南亞地區(qū)亦有,常栽培供藥用或調(diào)味用。根莖為芳香健胃劑,有散寒,去濕,溫脾胃,辟惡氣的功用;亦可作調(diào)味香料。從根莖中提取出來的芳香油,可作調(diào)香原料,定香力強。
看到漢字的博大精深了吧,所以說要想認全漢字的從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才可以認識,才可以認識得深刻不容易忘記,這一次,經(jīng)過介紹你是不是真的完全記住了山柰的“柰”的讀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