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啊,炎炎夏日,就喜歡喝湯,有些人沒有一碗湯是吃不進飯的,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也是一種湯,名叫山柰湯;你們知道什么是山柰嗎?山柰和姜其實屬于同一科,山柰的別稱為沙姜,山柰不僅僅可以用作香料或者調(diào)味料,還是一種中藥,可想而知,山柰湯對人體是有很多好處的吧;接下來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什么是山柰湯。
山柰是姜科,山柰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莖塊狀,單生或數(shù)枚連接,芳香。葉通常貼近地面生長,近圓形,無毛或于葉背被稀疏的長柔毛,無柄;花頂生,半藏于葉鞘中;苞片披針形,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謝;花萼約與苞片等長;唇瓣白色,雄蕊無花絲,藥隔附屬體正方形,果為蒴果。8-9月開花。
全草治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乳腺炎,胃腸炎,食滯氣脹,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心慌頭暈,胸悶嘔吐《版納傣藥》。萬換(德傣):根莖治療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損傷,牙痛《德民志》。萬烘:根莖用于咽痛腫痛,腮頸炎腫,婦女乳部炎腫,咳嗽,腹脹腹痛,胸悶,腹瀉,嘔吐,風(fēng)濕疼痛,跌打損傷。
治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胃寒,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德宏藥錄》。根莖治培根和龍的合并癥《中國藏藥》。根狀莖治胸脘脹滿,消化不良,腹中冷痛,嘔吐,腹瀉,牙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蒙藥》。
食療作用:沙姜味辛、性溫,入胃經(jīng);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谷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侗静菥V目》:“暖中,辟瘴癘惡氣,治心腹冷痛,寒濕霍亂?!?,《本草匯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諸證。”所以啊,山柰在湯中即是調(diào)味料也是一種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