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中人們常說的棗皮,不是像字面表示的一樣,是吃的大棗或者別的大棗有些關(guān)系的果實的殼,其實是山茱萸這一種植物的果實,干枯了,然后又被陽光進行了脫水之后的果肉,山茱萸花先葉開放,成傘形花序,簇生于小枝頂端,其下具數(shù)片芽鱗狀苞片,核果長橢圓形,長1.2~1.5厘米,直徑7毫米左右,無毛,成熟后紅色,果柄長1.5~2厘米,出自上茱萸的藥材棗皮可泡酒,那么棗皮泡酒方法是怎樣的呢?
將棗皮烘烤切片,除去雜質(zhì),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備用,冰糖放入鍋中,用適量水加熱溶化至沸,煉至色黃時,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備用,至于白酒要裝入酒壇內(nèi),可以將裝有人參、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作為搭配,然后加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攪拌1次,泡至藥味盡淡,取出藥袋,用細布濾除沉淀物,加入冰糖攪勻,再靜置過濾,澄明即成。
如此炮制的藥酒可以治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肝虛寒熱,虛汗不止,心搖脈散。補益肝腎,澀精固脫,強壯抗老,補陰血,烏須發(fā),壯腰膝,強視力,活血通經(jīng)。適用于病后體虛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用于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痛等癥,還能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nèi)熱消渴。溫肝補腎,除一切風(fēng),止月經(jīng)過多,治老人尿頻,焦風(fēng)冷,腰腳無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肝虛寒熱,虛汗不止,心搖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