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補血的說法由來已久,很多女性也會常備紅棗食品,在特殊時期食用。還有很多女生每天都會吃幾粒紅棗,或者喝一杯紅棗濃漿,意為補血。
不過,紅棗真的能「補血」嗎?
一、你貧血了嗎?
大家知道,血液里含有的血細胞有很多種,其中,紅細胞承擔著運輸氧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在全身流動的功能,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于正常范圍,就不能運輸足夠的氧至器官和組織了。這樣的情況,就是「貧血」。
貧血的主要原因中有兩個比較常被公眾關注:
一是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所致的貧血,比如缺鐵性貧血,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貧血。
失血性貧血是造成貧血的另一個比較常見的原因,但一般由疾病造成,比如身體的凝血功能出了問題,或因嚴重的外傷、腫瘤、消化性潰瘍、痔瘡或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疾病造成。
其中,慢性失血性貧血往往合并缺鐵性貧血。但大多數(shù)情況,每月因為月經(jīng)而造成的失血僅 20~60 mL,遠遠達不到貧血標準,女性卻因此更加重視「補血」。
雖然不貧血,但補補沒有壞啊,很多人這么想。那么,紅棗又真的能「補血」嗎?
二、紅棗「補血」效果怎樣?
很遺憾,血不能補,通過「補」能增加的,只有作為造血原料的鐵。
那么紅棗補鐵效果怎樣呢?
1. 含鐵量不高
干紅棗中鐵的含量大概是 2~4 毫克 / 100 克,跟一些動物性食品,如豬肝、雞肝相比,實在是非常低。
2. 吸收率較低
人體平時吸收利用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紅棗中的鐵就是非血紅素鐵。
非血紅素鐵被人體利用起來有點麻煩,先要把不溶性的鐵變成可溶狀態(tài),再吸收進入血,才能用它來自己合成血紅素。這個過程中,還有植酸、草酸、磷酸、膳食纖維等多個妨礙因素,吸收利用效率就要大打折扣。
而血紅素鐵,人體可以直接「拿來」吸收并為己所用,制造自己的血紅蛋白,利用率就高很多。血紅素鐵含量較高的食物主要是動物的肉類、內(nèi)臟和血液,包括豬肉、牛肉、豬肝、雞肝等。
由于動物性食物鐵的吸收利用率高,如果真的已經(jīng)貧血了,醫(yī)生和營養(yǎng)師所建議的首選并非紅棗,而是直接補充鐵劑,或者建議進食「補血」食品,比如紅色的動物內(nèi)臟和紅色的肉類,同時還會建議補充維生素 C,因為這樣的效果快且好;僅靠吃紅棗,很難改善。
所以,「紅棗補血」的效果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三、結論
大棗是鐵的來源之一,也是比較好的零食和甜食,每天吃一點是有益的補充。但不能作為解決貧血問題的主要措施。如果已經(jīng)達到貧血的臨床標準,就要盡快就醫(yī),弄清貧血原因,同時全面調(diào)整飲食,千萬不要以為吃幾粒大棗就能輕松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