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竹麥冬、長竹葉、山雞米、 山冬、野麥冬、土麥冬。
【釋名】:淡竹葉,為淡竹之葉。名麥冬者,其葉形如同麥門冬。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ongn.的莖葉。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莖短縮而木化。須根稀疏,中部常膨大為紡錘形。稈直立,中空,節(jié)明顯。葉互生,廣披針形,長5~20cm ,寬1.5~3.5cm,先端漸尖,基部收縮成柄狀,無毛蔌兩面有小刺毛,脈平行并有小橫脈;葉鞘包稈,邊緣光滑或略被纖毛;葉舌短小,質(zhì)硬,具緣毛。圓錐花序頂生,小枝開展;小穗狹披針形,長7~12mm,寬1.5~2.5mm,最下1花為兩性,余為中性,脫節(jié)于穎之下;穎不等長,先端鈍,有5脈;第1稃長6~7mm;不育外稃相互包卷,先端有短芒。穎果深褐色?;ㄆ?~9月,果期10月。
生于林下或溝邊陰濕處,主產(chǎn)浙江、安徽、湖南、四川、湖北、廣東、江西。
采制 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曬干。
化學(xué)成分 含蘆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無羈萜(friedelin)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蒲公英萜醇(taraxerol)及氨基酸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英文名】 HERBA LOPHATHERI
【別名】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迷身草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莖葉。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曬干。
【制法】除去雜質(zhì),切段。
【性狀】本品長25~75cm。莖呈圓柱形,有節(jié),表面淡黃綠色,斷面中空。葉鞘開裂。葉片披針形,有的皺縮卷曲,長5~20cm ,寬1~3.5cm;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葉脈平行,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的網(wǎng)格狀,下表面尤為明顯。體輕,質(zhì)柔韌。氣微,味淡。
【鑒別】本品葉的表面觀:上表皮細(xì)胞長方形或類方形,垂周壁薄,波狀彎曲,其下可見圓形柵欄細(xì)胞。下表皮長細(xì)胞與短細(xì)胞交替排列或數(shù)個相連,長細(xì)胞長方形,垂周壁波狀彎曲;短細(xì)胞為啞鈴形的硅質(zhì)細(xì)胞和類方形的栓質(zhì)細(xì)胞,于葉脈處短細(xì)胞成串;氣孔較多,保衛(wèi)細(xì)胞啞鈴形,副衛(wèi)細(xì)胞近圓三角形,非腺毛有三種:一種單細(xì)胞長非腺毛;一種單細(xì)胞短非腺毛,呈短圓錐形;另一種為雙細(xì)胞短小毛茸,偶見。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6 ~9g。
【貯藏】置干燥處。
【備注】
(1)淡竹葉的塊根形似麥冬,華東地區(qū)有稱之為“竹葉麥冬”者,非中藥之麥冬。
(2)淡竹葉并非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Munro var. henonis (Miff) Stapf. ex Rehd.之葉。
(3)江蘇地區(qū)有以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全草稱淡竹葉,二者療效不同,不宜混用。
(4)用于清心,可與黃連、生地、木通、甘草等配伍;用于滲利濕熱,可與滑石、茵陳、通草等同用。
(5)淡竹葉一藥,始載于《本草綱目》。它不是淡竹或苦竹的葉(鮮竹葉),而是另一種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葉。由此可知,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有竹葉等藥所組成的方劑,它所用的竹葉,都是鮮竹葉,不是淡竹葉。鮮竹葉與淡竹葉兩藥都能清心除煩、利小便,但鮮竹葉清心熱的效果較好,且能涼胃,又能用治上焦風(fēng)熱;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現(xiàn)在一般藥店中大都不備鮮竹葉,如處方只寫竹葉,都配淡竹葉。如需用鮮竹葉,必須臨時采集。淡竹葉的根,據(jù)文獻(xiàn)記載,能破血墮胎,有待研究。
【摘錄】《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