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葉也是很寶貴的一種植物,不但可以泡茶喝,也可以泡水喝,其食用價值非常豐富,食用方法也較多,尤其是其藥用價值,是人們利用得最多的,淡竹葉主要在山坡和溪邊多見,在我國的福建、湖南、浙江和江蘇等地盛產(chǎn),被中醫(yī)用作中藥多見。那么,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淡竹葉的簡介
【名稱】:淡竹葉
【別名】:暫無
【藥材類別】:全草類
【性味】:甘淡,寒。
①《綱目》:甘,寒,無毒。
②《生草藥性備要》:味甜辛淡,性寒。
【歸經(jīng)】:歸心、胃、小腸經(jīng)。
①《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jīng)。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陰、厥陰經(jīng)。
【入藥部分】: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或中華淡竹葉的全草。
淡竹葉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除煩;利尿。主煩熱口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小便赤澀;淋濁。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①《綱目》:去煩熱,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藥性備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濁,退熱,散痔瘡毒。
③《握靈本草》:去胃熱。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煩止渴,小兒痘毒。外癥惡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煩熱,咳喘,吐血,嘔噦,小兒驚癇。
⑥《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氣喘,眼捕。
⑦《現(xiàn)代實用中藥》:清涼解熱,利尿。治熱病口渴,小便澀痛,煩熱不寐,牙齦腫痛,口腔炎。
⑧《廣西中藥志》:治鼻衄。
淡竹葉的附方
1.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后,余熱未清,氣精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zé)?,氣逆欲嘔,口干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xì)數(shù)。竹葉6g,石膏50g,半夏9g,麥門冬20g,人參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葉清熱除煩,兼以生津,為君藥。(《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2.治眼赤。淡竹葉10g,黃連4枚,青錢20文,大棗(去皮核)20枚,梔子7枚,車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豬肉。方中淡竹葉配伍諸藥有清熱除煩,利尿之功。(《外臺秘要》竹葉湯)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無實火、濕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
《品匯精要》:孕婦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