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淡竹葉
【別名】:暫無
【藥材類別】:全草類
【性味】:甘淡,寒。
①《綱目》:甘,寒,無毒。
②《生草藥性備要》:味甜辛淡,性寒。
【歸經(jīng)】:歸心、胃、小腸經(jīng)。
①《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jīng)。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陰、厥陰經(jīng)。
【入藥部分】: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或中華淡竹葉的全草。
【產(chǎn)地和分布】:
1. 淡竹葉:野生于山坡林下或溝邊陰濕處。 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
2. 中華淡竹葉:生長于山坡、溪邊。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形態(tài)特征】:
1.淡竹葉多年生草本,高40-90cm。根狀莖粗短,堅硬。須根稀疏,其近頂端或中部常肥厚成紡錘狀的塊根。稈纖弱,多少木質(zhì)化。葉互生,廣被外形,長5-20cm,寬1.5-3cm,先端漸尖或短尖,全緣,基部近圓形或換形而漸狹縮成柄狀或無柄,平行脈多條,并有明顯橫脈,呈小長方格狀,兩面光滑或有小刺毛;葉鞘邊線光滑或具纖毛;葉舌短小,質(zhì)硬,長0.5-1mm,有緣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30cm,分枝較少,疏散,斜升或展開;小穗線狀技針形,長7-12mm(連同短芒),寬1.5-2.5mm,具粗壯小穗柄,長約1mm;穎長圓形,具五脈,先端鈍,邊緣薄膜質(zhì),第1穎短于第2穎;外稻較穎為長,被針形,長6-7mm,寬約3mm,先端具短尖頭,具5-7脈,內(nèi)釋較外停為短,膜質(zhì)透明。穎果紡錘形,深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2.中華淡竹葉 本種外觀形態(tài)與淡竹葉相似。不同之點在于中華淡竹葉葉片寬達4cm。圓錐花序分枝較短,長3-8cm;小穗廣披針形,長7-9cm,寬2.5-3mm;穎寬卵形,具5-7脈;第1外稃長約6mm,寬約5mm,具7脈,先端有長不及1mm的短芒?;ㄆ?-9月,果期9-10月。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注意事項】:
無實火、濕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
①《品匯精要》:孕婦勿服。
【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除煩;利尿。主煩熱口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小便赤澀;淋濁。用于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①《綱目》:去煩熱,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藥性備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濁,退熱,散痔瘡毒。
③《握靈本草》:去胃熱。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煩止渴,小兒痘毒。外癥惡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煩熱,咳喘,吐血,嘔噦,小兒驚癇。
⑥《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氣喘,眼捕。
⑦《現(xiàn)代實用中藥》:清涼解熱,利尿。治熱病口渴,小便澀痛,煩熱不寐,牙齦腫痛,口腔炎。
⑧《廣西中藥志》:治鼻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