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在我國的應(yīng)用的歷史也已經(jīng)很悠久了,在很早之前的書籍中就可以看見它的身影了,所以即使在普通的平民眼中,黃連也是很重要的了;大多數(shù)時候黃連都是泡水喝的,因為這樣會比較方便也不會影響它的藥效的發(fā)揮,黃連解毒片的大名大家相信也不陌生了,但是因為黃連的口感并不是特別多好,很多人都不能接受,所以有一定的影響,究竟中藥黃連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濕潤之處,屬毛莨科黃連屬。黃連也是一種常用中藥,最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便有記載,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其味入口極苦,有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根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shù)須根。葉全部基生;葉柄長5-12(-16)cm;葉片堅紙質(zhì),卵狀三角形,寬達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細柄,卵狀菱形,長3-8cm,寬2-4cm,頂端急尖,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cè)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脈被短柔毛。
中藥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濕,中病即當止。豈可久服,使肅殺之氣常行,而伐其發(fā)生沖和之氣乎?歧伯言: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久而增氣,物代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酸入肝為溫,苦入心為熱,辛入肺為清,咸入腎為寒,甘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增其味而益其氣,故各從本臟之氣為用。所以久服黃連、苦參反熱,從火化也,余味皆然。久則臟氣偏勝,即有偏絕,則有暴夭之道。是以絕粒服餌之人不暴亡者,無五味偏助也。況眼疾本于肝熱,肝與心為子母,心火,肝亦火也,腎孤臟也,人患一水不勝二火,豈可久服苦藥,使心有所偏勝,是以火救火,其可乎?
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即生疽癤瘡痍及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黃連(去須、蘆)、黃芩(去蘆)、大黃(煨)各十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shù)。小兒積熱亦宜服之,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參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