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榧子肉,相信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因為不常接觸到,所以并不會去留意,其實榧子肉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也能像花生或是芝麻一樣可以提煉出脂肪油來,而且它也可以作為一味中藥材,其藥效也不容忽視;對于不認識它的朋友們,讀了本文之后,相信一定對榧子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那么榧子肉有怎樣的功效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榧子肉的世界。
榧子又稱香榧、赤果、玉山果、玉榧、野極子等,是一種紅豆杉科植物的種子,其果實外有堅硬的果皮包裹,大小如棗,核如橄欖,兩頭尖,呈橢圓形,成熟后果殼為黃褐色或紫褐色,種實為黃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種香氣,很能誘人食欲。榧子和其他植物種實一樣,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而且它的含量高達51.7%,甚至超過了花生和芝麻。榧子中含有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煉高級芳香油的原料。
香榧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剛采摘下來的香榧有著一層油質(zhì)的綠色外殼,散發(fā)著一種特殊的香氣。它含有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煉多種高級芳香油的原料。同時,香榧果仁更有著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與藥用價值。
榧子肉的炮制法:1、揀凈雜質(zhì),或去殼取仁,用時搗碎。2、將凈仁微炒至外表褐黑,內(nèi)仁黃黑,發(fā)出焦香味為度。或用砂拌炒至熟透,內(nèi)呈黃色,外具焦斑,取出,篩去砂,放冷。
榧子肉味甘,性溫。入肺、胃、大腸經(jīng)。具有殺蟲,消積,潤燥的功效。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燥咳,便秘,痔瘡。
榧子肉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50g;連殼生用,打碎人煎;或10-40枚,炒熟去殼,取種仁嚼服;或入丸、散。驅(qū)蟲宜用較大劑量,頓服;治便秘、痔瘡宜小量常服。
要注意的是飯前不宜多吃,以免影響正常進餐。榧子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腹瀉、大便溏薄、咳嗽咽痛且痰黃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