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它的樣子長得跟波羅蜜的葉子一樣,都是大大的,厚厚的,所以很好人的,不過很多人總是問,枇杷葉什么樣子,其實就那樣,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子,又名巴葉、蘆桔葉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有治療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作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那么枇杷葉什么樣子呢?它煮水的做法是什么呢?一起看看吧!
枇杷葉形態(tài)特征:常綠小喬木,高約10米,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革質(zhì),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橢圓狀矩圓形,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邊緣上部有疏鋸齒,上面多皺,下面及葉柄密生灰棕色絨毛,側(cè)脈11-21對,葉柄長6-10毫米。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花梗及萼筒外面皆密生銹色絨毛,花白色,直徑1.2-2厘米,花柱5,離生。梨果球形或矩圓形,直徑2-5厘米,黃色或桔黃色。日本也有。多為栽培或野生。果生食或釀酒,葉藥用,能利尿、清熱、止渴,枇杷仁及葉有鎮(zhèn)咳作用。
枇杷葉煮水的做法:取5-6片新鮮枇杷葉,在流動水中沖洗掉臟物,背部用刷子將所有絨毛刷洗干凈,放入盆中,加水沒過枇杷葉,浸泡15分鐘,再用流動水沖洗一遍,準(zhǔn)備一顆冰糖,黃冰糖最好將葉片剪碎,放入煮鍋內(nèi),大概倒入800毫升左右的水,開大火煮。葉片煮開后,用筷子將上面浮起的葉片攪動一下,然后轉(zhuǎn)為中小火。此時加入一塊冰糖,煮20分鐘即可煮好后不要馬上開蓋子,繼續(xù)燜一會兒,將枇杷葉子水倒出,此時還是茶色的,過一會兒就變成酒紅色,帶著淡淡的枇杷葉子的清香,煮出的水當(dāng)成日常茶飲,每天可以少量服用,3-4次都可以,大人也可以用,止咳化痰效果很好。
注意事項:枇杷葉煮之前要刷干凈的,刷不干凈的話,上面的絨毛會引起咳嗽更加嚴(yán)重的,所以晚上夜里睡覺的時候,點點的咳嗽明顯嚴(yán)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