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這一片綠色的茶園,我的心情前所未有的放松;這不僅是綠顏色的功勞,還是茶園中獨有的茶香所致;茶的眾多品種里,我獨愛綠茶,綠茶中的天然營養(yǎng)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類所不及的;最近聽聞綠茶中含有兒茶酸,對引起動脈硬化的物質(zhì)有抑制作用,那么,兒茶酸的功效究竟是什么?綠茶中含有兒茶酸嗎?一起來看。
兒茶酸是一種有機酸,常常被叫做原兒茶酸,是一種可以抑制引起動脈硬化的物質(zhì)的成分,中老年使用較為多見,因為中老年動脈硬化程度或者幾率都比較高。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喝綠茶,這是一個不錯的習(xí)慣,通過這種方式攝入的適量兒茶酸有益于人體健康。于是一些人就只服用兒茶酸,希望借此預(yù)防癌癥。
兒茶酸對引起動脈硬化的物質(zhì)有抑制作用,是“健康的動力”,日常生活中飲茶沒有問題,但應(yīng)該對過量兒茶酸造成的不良影響引起注意。兒茶酸在綠茶中居多,烏龍茶和紅茶中的含量也比較豐富。很多綠茶都含有茶多酚,其實茶多酚就是兒茶酸的多酚,具有防癌的作用,因此兒茶酸的功效與作用除了能很好的抑制動脈硬化之外,還能防癌。但是過量的兒茶酸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因此也不能食用過多。
此外喜歡喝功夫茶的也要注意,功夫茶講究一個“燙”字,泡茶的水是沸水,喝的時候要保證一定的高溫。但人的食道黏膜只能耐受 50℃—60℃的溫度,過燙的茶容易燙傷食道黏膜,長期飲用,損傷的黏膜還未完全修復(fù)又被燙傷,這個過程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導(dǎo)致癌癥。研究發(fā)現(xiàn),喝茶溫度 不能超過70℃,若滾燙的茶水倒出后2分鐘內(nèi)就喝完,患食道癌的風(fēng)險會比等4分鐘后再喝上升5倍。有人認(rèn)為喝濃茶有損健康,但目前并無相關(guān)研究證實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