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雖然不是很嚴重的病,但是感冒嚴重的時候會特別的難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專治感冒的中草藥;余甘子,大戟科,葉下珠屬木本植物,又名余甘樹、油甘子、庵摩勒、橄欖、滇橄欖、園酸角、油柑、望果、牛甘子、久如拉、麻項邦等名;余甘子在304年晉代就始載于《南方草木狀》,原譯名稱庵摩勒;余甘子性喜溫暖干熱氣候,能耐干旱和瘠薄的土壤,在云南南亞熱帶三江兩岸和小流域地區(qū)的干旱河谷地區(qū),為常用清熱劑毒藥,而余甘子的功效與作用請看下文。
余甘子的功效:感冒發(fā)熱,咽喉痛,咳嗽,口干煩渴,牙痛,維生素丙缺乏癥。1、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咽喉痛,曰干煩渴,維生素C缺乏癥:鮮余甘子果十至三十個。水煎服。2、治白喉:滇橄欖一斤,玄參、甘卓各一兩。冷開水泡至起霜花,取霜用棉紙鋪開曬干后,加馬尾龍膽粉二錢,冰片五分,炒白果仁粉五錢,吹喉用。3、治哮喘:滇橄欖二十一個,先煮豬心肺,夫浮沫再加橄欖煮熟連湯吃。4、治河豚魚中毒:滇橄欖生吃吞汁,并可治魚骨梗喉。
余甘子的作用:余甘子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果實上,余甘子果實味酸微澀,清熱涼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熱血瘀,消化不良,腹脹,咳嗽,喉痛,口干及維生素C 缺乏癥。在藏藥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壓病等。近年研究結(jié)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力勞動強度下降,使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血壓、體重、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逐步升高,而對預(yù)防心、腦血管疾病有利的保護因素如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卻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