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蒺藜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小灌木吧,那么顯微下的它與平時有什么區(qū)別,它的化學(xué)鑒別又怎樣,本品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實,蒺,由疾字演化而來,即快,藜,由利字演化而來,即銳利,本植物的果實由數(shù)個斧狀的分果瓣組成,每個分果瓣均有鋒快銳利的長短刺各1對,故名蒺藜,又名刺蒺藜,因其果實呈白色,故又名白蒺藜,刺蒺藜顯微化學(xué)鑒別方法是什么?
蒺藜,原名蒺藜子。其始載本草為《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侗静萁?jīng)集注》云:“多生道上而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屐。今軍家乃鑄鐵作之,以布敵路,亦呼蒺藜?!薄侗静輬D經(jīng)》曰:“黃白色,類軍家鐵蒺藜?!薄侗静菅芰x》曰:“蒺藜有兩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墻上。有小黃花,結(jié)芒刺?!伟遵帮L(fēng)。”李時珍曰:“蒺藜葉如初生皂莢葉,整齊可愛。刺蒺藜狀如赤菜根子及細菱,三角四刺,實有仁?!备鶕?jù)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xiàn)今藥用蒺藜相符。
粉末黃綠色。纖維木化,上下層縱橫交錯排列,少數(shù)單個散在,有時纖維束與石細胞群相聯(lián)結(jié)。石細胞長橢圓形或類圓形,成群。種皮細胞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約30t~m,壁網(wǎng)狀增厚,木化。草酸鈣方晶直徑8~20um。
取本品粉末5g,加水20ml,水浴加熱15分鐘,濾過。取濾液5ml,置具塞試管中,強烈振搖后,放置15分鐘,泡沫無明顯消失,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20ml,浸泡3小時,濾過。取濾液5ml,置蒸發(fā)皿中蒸干,殘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加濃硫酸數(shù)滴,呈紅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