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是中國的名片,淵源流傳,沒有中醫(yī)的中華民族是很難想象的,在中醫(yī)中,中藥又是基礎地位,《神農本草經(jīng)》、《本草綱目》是藥書經(jīng)典,里面對銅青都有詳細記載;在記載銅青的圖片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先認識銅青的形才能對銅青的藥性進一步更好的掌握,區(qū)分銅青銅青要先從銅青的形狀著手,下文就是為你講述什么是自然銅綠松。
【別名】銅青
【來源】為銅在空氣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所生的綠色堿式碳酸銅,或為糠青(即堿式碳酸銅)與熟石膏加水拌和壓成扁塊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藥用多為加工品。
【性狀】自然生成的銅綠為粉粒狀或不規(guī)則塊片狀,呈青綠色。質松,味微澀,火燒現(xiàn)綠色火焰。
另一種加工品,呈長方形小塊,質堅易斷,斷面分明顯的三層,上層為薄薄藍色層,中層白色,底層灰黃色。無臭,味淡,嚼之有砂石感。
【炮制】自然生成的銅綠,以磁盤或鐵刀刮下,即得。
加工品制法:將銅綠粉或糠青與熟石膏粉,加水適量拌勻,壓成扁塊,用高粱酒噴之,則表面顯出綠色,切成小塊,干燥即得。
古時,銅綠為銅之銹,可以用醋噴在銅上加速其生成綠色的銹,刮取即得。
【性味】苦、酸、澀,寒。有毒。
【功能主治】退翳,去腐,斂瘡,殺蟲,吐風痰。治目翳,爛弦風眼,疽、痔惡瘡,喉痹,牙疳,臁瘡,頑癬,風痰卒中。
①《藥對》:"主風爛淚出。"
②《本草拾遺》:"明目,去膚赤;合金瘡,止血。"
③《嘉佑本草》:"治婦人血氣心痛。’
④《綱目》:"治惡瘡,疳瘡,吐風痰,殺蟲。"
⑤《本經(jīng)逢嚴》:"為散疔喉痹牙疳,醋調揩腋下治狐臭,姜汁調點爛弦風眼。"
⑥《玉楸藥解》:"療痔瘺,生發(fā),點痣。"
⑦《會約醫(yī)鏡》:"腳指縫中流水癢痛,敷之。"
【用法用量】本品一般多作外用藥。內科常配入相應方劑中治療風痰為患,突然昏厥及血氣心痛等癥,用量0.5~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