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子生于海邊、河湖沙灘上。主產(chǎn)山東、江西、浙江、福建。適應(yīng)性較強,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嚴。但喜溫暖濕潤,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較好。耐鹽堿,在酸性上土壤生長不良。詳細了解,請看下文的蔓荊子的功效與作用。
蔓荊子枕頭的功效
蔓荊子枕頭規(guī)格:70*45。填充物:中空綿100%。 面料:100%滌綸。保健原理: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蔓荊子的功效
1、用于風熱感冒,頭痛頭風。本品辛能散風,微寒清熱,輕浮上行,主散頭面之邪,有祛風止痛之效,用治外感風熱,頭痛頭暈,常與菊花、薄荷等同用,頭痛頭風常與白蒺藜、川芎、鉤藤等同用。
2、用于目赤腫痛,目昏多淚。本品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故可用治風熱上攻,目赤腫痛,目昏多淚,常配菊花、蟬蛻、龍膽草等同用;本品藥性升發(fā),清利頭目,與黃芪、黨參、白芍等同用,還可用治清陽不升,目生翳障,耳鳴耳聾等癥,如益氣聰明湯。
3、治療慢性氣管炎:用銀白楊葉制成不同劑型于不同季節(jié)共觀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顯效率為52% 左右。對咳、痰、喘均有療效,但平喘作用稍,生效時間多在服藥后3~5天。對虛寒型療效較好,肺燥型次之,痰熱型較差。療程長者療效較高。病程越短療效越好。
劑型及用法:
1、1:2糖漿劑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
2、注射劑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藥2克)。
3、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 (每日總量相當生藥25克);部分病例同時并用注射劑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錢,沖泡后分3次服)。
初步觀察,各種劑型的療效無明顯差別。副作用:無嚴重副作用,僅少數(shù)患者有胃部不適,口干、腹瀉、面部輕度浮腫等反應(yīng),個別出現(xiàn)皮疹;一般均較輕微,不影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