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是我國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室和權貴之家方能享用。近年來,由于人工栽培獲得成功,才得以普惠于民間,成為一種大眾化美味食用菌。究竟什么人適合吃猴頭菇?
猴頭菇的適用人群
老少皆宜,胃病患者,體質(zhì)虛弱,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者,痛癥患者,心血管疾病,食道癌、賁門癌、胃癌、咳喘患者亦可食用。
猴頭菇的營養(yǎng)價值
1、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的一種優(yōu)良食品。
2、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調(diào)節(jié)血脂,利于血液循環(huán),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頭菇含有的多糖體、多肽類及脂肪物質(zhì),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zhì)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癥和其他惡性腫瘤。
4、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猴頭菇的功效與作用
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jīng)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癥。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有滋補強身的作用。
猴頭菇如何泡發(fā)詳細做法如下:
第一步、用清水先將猴頭菇表面的贓物洗凈,除去根蒂放入盆內(nèi),加入30°-40°的溫水浸泡3.5-4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記住!千萬不能用沸水泡發(fā)。
第二步、將泡發(fā)的猴頭菇撈出,用手擠出猴頭菇的黃水,然后,再放一盆清水泡發(fā)15分鐘左右,再擠出黃水,如此反復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輕輕蘸一點猴頭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覺不出苦澀為好)。
第三步、將蒸籠燒開,放入猴頭菇大火10分鐘,再小火蒸1個半小時,也可先放入沸水加蓋煮10分鐘,再用小火慢慢燜煮1個半小時,直至將猴頭菇軟爛為止。此環(huán)節(jié),記住水一定要燒開才放猴頭菇,因為這樣才能利用高溫迅速鎖住猴頭菇的營養(yǎng)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湯汁不要丟掉,營養(yǎng)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