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
落葉或半常綠纏繞藤本,高達3米以上。枝灰色,有條紋,皮孔突起。掌狀復(fù)葉,通常3~5葉簇生于枝端,或互生;葉柄細(xì)長;小葉5枚,革質(zhì),橢圓形,長3~6厘米,寬1.5~2.6厘米,先端圓而微凹,并具一細(xì)短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全緣,下面稍呈粉白色?;ù菩弁?,總狀花序腋生,長約10厘米;花紫色;雌花1~2朵生于花序下部,苞片線狀披針形,花被3,寬橢圓形,鈍頭,退化雄蕊6,雌蕊6,圓筒狀,子房1室,柱頭頭狀;雄花密生于花序上部,較小,具小苞片,花被3,雄蕊6,花絲扁,花藥2室,退化雌蕊3或4.菁莢狀漿果,長筒形,兩端圓,長達8厘米,寬達3厘米,成熱時紫色,沿腹縫線開裂。種子黑色,甚多,卵狀長方形,稍扁,有光澤?;ㄆ?~6月。果熱期8月。
生長于山林間。分布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陜西等地。
三葉木通
落葉本質(zhì)藤本,莖、枝都無毛。三出復(fù)葉,小葉卵圓形、寬卵圓形或長卵形,長寬變化很大,先端鈍圃、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袝r微呈心形,邊緣淺裂或呈波狀,側(cè)脈通常5~6對;葉柄細(xì)瘦,長6~8厘米?;ㄐ蚩偁?,腋生,長約8厘米;花單性;雄花生于上部,雄蕊6;雌花花被片紫紅色,具6個退化雄蕊,心皮分離,3~12。果實肉質(zhì),長卵形,成熟后沿腹縫線開裂;種子多數(shù),卵形,黑色。
生于山坡、灌叢或溝緣。分布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浙江、安徽、湖北等地。
白木通
本變種形態(tài)與三葉木通相近,但小葉全緣,質(zhì)地較厚。參見"木通"條。
以上三種植物的根(木通根)、木質(zhì)莖(木通)、種子(預(yù)知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