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附:百藥煎)
五倍子系蚜蟲癭,不規(guī)則形外毛茸,
壁堅中空角質(zhì)樣,斂肺澀腸止汗血。
[來源] 為漆樹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或同屬植物青麩楊R. potaninii Maxim.葉上寄生的蟲癭。
[產(chǎn)地] 四川、貴州、云南、陜西、湖北、廣西等地。
[采收] 本品為五倍子蚜寄生的蟲癭,角倍蚜的蟲癭稱角倍,多于9—10月間采收,倍蛋蚜的蟲癭稱肚倍,多于5-6月間采收,如采收過時,則蟲癭開裂,影響質(zhì)量。采得后,入沸水中煮3-5分鐘,將內(nèi)部仔蟲殺死,曬干或陰干。
[藥材形性] 角倍(菱倍、花倍) 呈不規(guī)則的囊狀或菱角狀,有若干瘤狀突起或角狀分枝。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有灰白色軟滑的絨毛,質(zhì)堅脆、中空,破碎后可見黑褐色倍仔的尸體及白色外皮和粉狀排泄物。壁厚0.1-0.2cm,內(nèi)壁淺棕色,平滑,破折面角質(zhì)樣。氣微而特異,味澀。
以皮厚,色灰棕,角質(zhì)樣,完整不碎者為佳。
肚倍(獨角倍) 呈紡錘形囊狀或長圓形,無突起或分枝,外表毛茸較少,較角倍光亮。
以個大,皮厚、皮堅、完整者為佳。
[炮制] 原藥揀去雜質(zhì),敲碎搶水冼去泥屑蟲尸,即撈起攤籩內(nèi)曬干,篩上屑。
[成分] 含五倍子鞣質(zhì)達60-70%,沒食子酸、脂肪、樹脂及蠟質(zhì)等。
[性味、歸經(jīng)] 酸澀寒,入肺、大腸,腎經(jīng)。
[功用] 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用于久咳、肺熱痰嗽、咳血,久瀉不止,自汗、盜汗,衄血、崩漏,外治出血,瘡瘍腫毒。
[處方名] 五倍子 五倍 肚倍 百蟲倉
[用法、用量] 煎服3-6克,外用適量,研末涂敷或煎汁外洗患外。
[保貯] 放箱內(nèi)或甏內(nèi),置干燥處,防霉蛀。
附藥
百藥煎 五倍子制劑,呈灰黑色不規(guī)則的塊狀物,用五倍子粉、紅茶葉汁、酒糟三物拌和,發(fā)酵后制成。微甘酸平,能清肺化痰,收澀止瀉、止血,用于肺熱痰嗽,兼能生津止咳。布包煎服6-9克,或制成丸劑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