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前處置
將種子裝入塑料編紀念品袋內(nèi),懸掛通風涼爽處,于12月下旬直接入畦播種。杜仲種子于10月底采下后,懸掛存置,12月下旬用清水浸1~2天,每天換1次清水,最后一次換水時加少放硫酸銅或代森銨(鋅)、多菌靈,以滅病菌撈出濾至以播種時能撒開不粘手,直接入畦播種。
杜促種子壽命為1年,種子發(fā)芽率與成熟度、新鮮度關(guān)系密切,老熟的種子發(fā)芽率低,春播發(fā)芽率則更低。
二、入畦播種
1、整地施肥 選擇沙田或沙壤田,播前反復(fù)耕耙2~3遍。在最后一次耕耙前肜復(fù)合肥“打茬口”。做成1米畦,掏淆20~25厘米深,溝內(nèi)施圈肥或撒復(fù)合肥及菜餅,也可用人畜尿糞打底,覆土低于畦面1.5~2厘米。
2、種入畦 在施有基肥的溝內(nèi)按5厘米間放1粒種子或稀稀勻勻地撒在溝內(nèi),過密者則揀起另擺稀處。覆草木灰混和土或細土1.5~2厘米。畦上順溝向平鋪稻、茅草保溫。蓋草不必過厚,以免苗齊后掀草時順勢帶出幼苗。
3、滅鼠治蟲防病 稻草蓋畦后,招引老鼠極快,老鼠咬吃杜仲籽極為嚴重。必須即時投藥誘殺老鼠。
苗出土的15~20天前,即用1:3的呋喃丹和黃土拌和撒畦面,毒殺地老虎。苗基本出齊即掀去稻草、茅草,再撒一次1:4的壽辰百蟲粉和草木灰和細土。
干癟籽或因杜仲結(jié)籽灌漿期遇旱,其籽內(nèi)肉呈黑色,不要有“鋪鋪看”的僥幸心理,更不要和壯實籽一塊育苗,以防壯實籽出苗后感染上立枯病。
三、苗期管理
1、間苗 出苗過密的幼苗間出另行移栽,使其保持株距8~10厘米左右,以苗基本出齊后開出真葉前移栽為佳,未開真葉其根部幾乎無須根。在陰天或傍晚用硬竹片輕輕挑出(盡量帶泥),隨挑(一把)隨栽,栽后澆水,7~10天后用極淡人尿糞或尿素點裕澆肥1次。
2、噴藥保苗 在整個苗期,要噴藥防治蝗蟲和隨后招引來的吉丁蟲、天牛等害蟲。
波爾多液能防止立枯病,但苗木得了立枯病后再噴波爾多液則無濟無事,應(yīng)采用抗枯靈、多菌靈澆灌。同時,要淺鋤地表,以增加地溫,多澆淡肥,以增強土壤肥力。
霜霉病葉有黑斑,背面似霜,落葉;菌核病表現(xiàn)是爛根、爛莖。在氣溫20攝氏度左右,較長時間的多雨,濕度大,地力不足,以及受附近杜仲幼林病源的感染,苗圃中也易得上述病。可采用代森銨(鋅)、代森錳鋅、多菌靈噴撒或灌澆。松土增加地溫,并加撒1:4的草木灰和生石灰粉于株根部,除病株深埋或焚燒,注意田間排水。
3、拔草松土 幼苗出土后見草就拔,防止草荒;4片真葉后就要松土鋤草。早鋤能提高地溫,抗衡病源,開始1~2遍時要淺松,整個苗期松土鋤草4次,8月份高溫期只拔草不松土。
4、施肥 苗期施肥要“少吃多餐”,以農(nóng)家肥和復(fù)合須為佳,施肥要清淡,以每次松土后稀澆為宜,碳銨不宜用,以防肥害。苗高30厘米后即可在雨天撒尿素,每畝每次用量4~5千克。苗高40厘米后,每隔15~20天即可輕撒1次尿素。杜仲苗秋期猛長,肥料跟上,大者當年可長100~110厘米米高,即可培養(yǎng)出優(yōu)質(zhì)苗木。
杜仲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栽培技術(shù)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是我國特產(chǎn)藥材,樹皮入藥,有補肝腎,健筋骨和降血壓等功用,其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栽培技術(shù)如下:
1 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向陽、土質(zhì)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沙壤土。種前,施足基肥,深耕耙細。
2 育苗
2.1 母樹選擇和種子處理
采種時應(yīng)選擇樹齡在 15 年以上、肥沃土壤上生長向陽的樹作為母樹,采當年成熟的飽滿種子。將種子放入 60 ℃水中浸泡,自然降溫,保持 20 ℃,浸泡 2 — 3 天,當種子膨脹、果皮軟化后,取出,拌入草木灰和干土,拌勻播種。
2.2 播種
杜仲在秦淮以北、亞熱帶高山地帶, 2 — 3 月播種;秦淮以南,隨采隨播,條播,行距 23 — 26 厘米,深 3 厘米,每畝用種量 4 — 5 千克,播后蓋草簾并澆透水。
2.3 苗圃管理
苗圃管理除常規(guī)措施外,特別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間苗、補苗,高溫干旱注意灌水。
3 移栽
移栽在春天進行,移栽地要全面翻耕,挖直徑約 70 厘米,深 70 厘米的坑,坑內(nèi)施入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每畝施肥量 1000 — 1500 千克,株行距 1.50 米× 2 米,選擇苗高 100 厘米左右的無病苗,邊起苗邊移栽。
4 田間管理
4.1 中耕除草
移栽當年一般中耕 3 — 4 次,以后可適當減少次數(shù),結(jié)合中耕除掉田間雜草。
4.2 追肥
每年春季萌芽前和落葉后各施農(nóng)家肥 1 次,每畝追施優(yōu)質(zhì)廄肥 2000 — 2500 千克。
4.3 灌水
灌水次數(shù)應(yīng)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而定,降水量大于 600 毫米地區(qū),正常年份可不灌水,降水量小于 600 毫米地區(qū),應(yīng)灌 3 — 4 次,萌芽前,新梢生長期、休眠期各灌 1 次,剝皮前 3 — 5 天灌 1 次,灌水要結(jié)合追肥進行。
4.4 病害防治
杜仲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葉枯病、根腐病,猝倒病和葉枯病在發(fā)病初期噴 65 %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500 一 600 倍液, 25 天噴 1 次,根腐病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挖寬 30 一 45 厘米、深 50 — 70 厘米的環(huán)狀溝 3 — 5 條, 100 — 150 克/株,施入樹冠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