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劉宋時代用酒黃精制(《雷公》)。唐代用熬(《外臺》)的方法。宋代有去油(《博濟(jì)》)、炒(《證類》)、“酒浸焙炒”(《總錄》)等法。明代有蒸制(《品匯》)、酒黃精制(《蒙筌》)、“去殼取仁,微炒去油”(《入門》)、“隔紙焙去油”(《景岳》)、酒制(《大法》)、蒸熟去皮殼搗作餅(《乘雅》)等炮制方法。清代有去殼醇酒浸、隔紙焙去油(《握靈》)、微炒去油(《鉤元》)、(《逢原》)、微焙壓去油(《辨義》)、蒸后取仁炒研去油(《害利》)等法。
【現(xiàn)代炮制方法】
1、柏子仁: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殘留的種皮,篩去灰屑。
2、炒柏子仁:取凈柏子仁,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制油黃色,有香氣逸出為度,取出晾涼。
3、柏子仁霜取凈柏子仁,碾成泥狀,用布包嚴(yán),經(jīng)加熱后,壓榨去油,碾細(xì)。
【飲片性狀】柏子仁呈長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7mm,直徑1.5~3m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外包膜質(zhì)內(nèi)種皮,頂端略尖,有深褐色的小點(diǎn),基部鈍圓;質(zhì)軟,富油性,斷面白色;氣微香,味淡。炒柏子仁表面油黃色,偶見焦斑,具焦香氣。柏子仁霜為松散狀粉末,淡黃色,氣微香。
【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柏子仁酸值不得過40.0,羰基值不得過30.0,過氧化值不得過0.26。
【炮制目的】柏子仁味甘,性平。歸心經(jīng)、腎經(jīng)、大腸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止汗,潤腸通便的功能。
生品潤腸力勝,常用于腸燥便秘。但生品氣味不佳,易致惡心或嘔吐,炒后可降低副作用,故臨床多炒用,常用于心煩失眠,心悸怔忡,陰虛盜汗。柏子仁去油制霜后可避免滑腸致瀉的副作用,用于心神不寧,失眠健忘而又大便溏泄者。如《本草新編》云:“去油者,恐過滑以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