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果實(shí)呈扁長的劍鞘狀而略彎曲。長15-20cm,寬2-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基部漸狹而略彎,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兩側(cè)有明顯的縱棱線,搖之有響聲,質(zhì)硬,剖開后,果皮斷面黃色,纖維性。種子多數(shù),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氣特異,有強(qiáng)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以肥厚、色紫褐者為佳。
皂莢的藥用價值
皂莢樹的莢果、種子、枝刺等均可入藥,莢果入藥可祛痰、利尿;種子入藥可治癬和通便秘;皂刺入藥可活血并治瘡癬,皂莢樹以果實(shí)、種子入藥。
皂莢含三萜皂甙(皂莢甙、皂莢皂甙)、鞣質(zhì)、蠟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有祛痰、開竅的功能。皂莢中所含有的皂苷素是三萜烯類和低聚糖,有消炎、抗?jié)?、抗病變效果,還有抗癌和提高艾滋病免疫力等功效。
皂莢的根、莖、葉可生產(chǎn)清熱解毒的中藥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