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里面有很多字都是生活中不經(jīng)常用到的字,所以我們在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都會覺得比較的陌生,那么到底香薷拼音是怎么讀的呢?其實香薷的讀音是xiāng rú,這種藥材的功效可是非常多的,比如在夏季的時候,使用香薷煮粥就有清熱解暑的效果,而且效果非常的不錯,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香薷拼音及介紹
香薷唇形科、香薷屬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須根。莖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鈍四棱形,具槽,無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麥稈黃色,老時變紫褐色。葉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穗狀花序,花梗纖細,近無毛,花萼鐘形,花冠淡紫色,花絲無毛,花藥紫黑色?;ㄆ?~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內(nèi)、河岸,海拔達3400米。
香薷能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主治:夏月感寒飲冷,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胸痞腹痛,嘔吐腹瀉,水腫,腳氣。
【性狀】本品長30~50cm,基部紫紅色,上部黃綠色或淡黃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莖方柱形;直徑1~2mm,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4~7cm;質(zhì)脆,易折斷。葉對生,多皺縮或脫落,葉片展平后呈長卵形或披針形,暗綠色或黃綠色,邊緣有疏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苞片寬卵形,脫落或殘存;花萼宿存,鐘狀,淡紫紅色或灰綠色,先端5 裂,密被茸毛。小堅果4 ,近圓球形,具網(wǎng)紋,網(wǎng)間隙下凹呈淺凹狀。氣清香而濃,味微辛而涼。
【鑒別】本品葉的表面觀:上、下表皮均有毛茸;氣孔直軸式;葉肉細胞黃綠色,有的含黃色油滴,并可見細小草酸鈣方晶。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2~8細胞,常有一個細胞縊縮,或下部細胞較大,頂端細胞驟細似針刺狀,壁有疣狀突起或細條狀紋理;另一種為單細胞,較短。腺鱗頭部6、8或10細胞,柄單細胞,極短;偶有頭部1~2細胞、柄1(~2)細胞的小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