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別名:香菜、香茅、香絨、石香茅、石香薷、香茸、紫花香茅、蜜蜂草、香薷、細(xì)葉香薷、小香薷、小葉香薷、香草、滿山香、青香薷、香茹草、土香薷、土香草、石艾、七星劍
【性味】
辛,微溫。
《別錄》:味辛,微溫。
孟詵:溫。
《滇南本草》:性溫,味苦辛。
《本草匯言》:味辛甘,性溫,無毒。
【歸經(jīng)】
入肺、胃經(jīng)。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胃二經(jīng)。
《本草經(jīng)疏》:入足陽明、太陰,手少陰經(jīng)。
《本草經(jīng)解》:入足少陽膽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手陽陰大腸經(jīng)。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夏季感冒的頭痛、腸胃不舒。
治療腸炎菌痢腹痛腹瀉、惡心嘔吐。
治療高脂血癥。
【劑量與用法】
藥典劑量:3~9g。
臨床常用劑量:3~9g。
大劑量:香薷藥質(zhì)很輕,一般不大劑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