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相信大家很少有人知道,甚至不知道這兩個字該怎么念,那今天我們所說的萆薢分清散,就是由萆薢為主要成分,它是一種藥劑,那它有什么功效作用呢,用來治療什么呢?接下來我就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萆薢分清散的功效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各9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入鹽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鹽少許)。
【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化濁。
【主治】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小便頻數,混濁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方歌】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烏藥益智俱,或益茯苓鹽煎服,通心固腎濁精驅。
【方解】本方主治之白濁,乃由下焦虛寒,濕濁不化所致。下焦虛寒,氣化不利,腎失封藏,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尿濁如米泔,或如脂膏。治宜溫暖下元,利濕化濁。方中萆薢利濕而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故以為君。石菖蒲辛香苦溫,化濕濁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虛寒,用以為臣,《本草求真》謂石菖蒲能溫腸胃,“腸胃既溫,則膀胱之虛寒小便不禁自止”。二藥相伍,總以祛濕濁為主,故佐入益智仁、烏藥溫腎散寒。益智仁能補腎助陽,且性兼收澀,故用之溫暖脾腎,縮泉止遺;烏藥溫腎散寒,除膀胱冷氣,治小便頻數。入鹽煎服,取其咸以入腎,引藥直達下焦,用以為使。原書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則其利濕分清之力益佳。綜觀全方,利濕化濁以治其標,溫暖下元以顧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醫(yī)家楊倓的《楊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并改名為“萆薢分清飲”。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主治下焦虛寒淋濁的常用方。以小便混濁頻數,舌淡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濕熱白濁則非本方所宜。
2、加減法:若兼虛寒腹痛者,可加肉桂、鹽茴以溫中祛寒;久病氣虛者,可加黃芪、白術以益氣祛濕。
3、現(xiàn)代運用:適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慢性盆腔炎等,屬下焦虛寒,濕濁不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