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高發(fā)的疾病之一,無論是在夏季還是冬季,都是有可能患上感冒的,感冒之后患者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癥狀,比如有的患者會出現(xiàn)咳嗽的情況,而有的則是會發(fā)燒,中藥材里面有很多就有治療感冒的效果,地膽頭就是這樣的一種藥材,那么地膽頭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分別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地膽頭,地膽草,別名苦地膽、天芥菜、雞疴粘、土柴胡、馬駕百興、地膽頭、磨地膽。多年生直立草本,莖二歧分枝,枝少而硬,粗糙。根生葉多皺縮,黃綠色,生于山谷、村邊及路旁。分布在中國南方各省,特別在廣東、廣西和福建多見。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之功效,治感冒、菌痢、胃腸炎、扁桃體炎、咽喉炎、腎炎水腫、結(jié)膜炎、癤腫等癥,為中醫(yī)常用藥。
根狀莖平臥或斜升,具多數(shù)纖維狀根;莖直立,高20-60厘米,基部徑2-4毫米,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貼生長硬毛;基部葉花期生存,蓮座狀,匙形或倒披針狀匙形,長5-18厘米,寬2-4厘米,頂端圓鈍,或具短尖,基部漸狹成寬短柄,邊緣具圓齒狀鋸齒;莖葉少數(shù)而小,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向上漸小,全部葉上面被疏長糙毛,下面密被長硬毛和腺點。
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莖或枝端束生的團球狀的復頭狀花序,基部被3個葉狀苞片所包圍;苞片綠色,草質(zhì),寬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1.5厘米,寬0.8-1厘米,頂端漸尖,具明顯凸起的脈,被長糙毛和腺點;總苞狹,長8-10毫米,寬約2毫米;總苞片綠色或上端紫紅色,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而具刺尖,具1或3脈,被短糙毛和腺點,外層長4-5毫米,內(nèi)層長約10毫米。
花4個,淡紫色或粉紅色,花冠長7-9毫米,管部長4-5毫米;瘦果長圓狀線形,長約4毫米,頂端截形,基部縮小,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稀6條硬剛毛,長4-5毫米,基部寬扁?;ㄆ?-11月。
干燥全草,根莖短粗,長1~2厘米,粗約0.5厘米,密被緊貼白絨毛;根生葉多皺縮,黃綠色,匙形或長圓倒披針形,疏被白色長毛,紙質(zhì)稍柔。莖圓柱形,粗2~3毫米,多剪斷,斷面中空,莖生葉少而小。有時莖端帶有頭狀花序,花冠多脫落。以葉多、無花者為佳。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