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使用過中藥或對中藥感興趣的朋友都會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有一些中藥的名字特別接近,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有些名字接近的中藥,性味歸經(jīng)與主治基本是一樣的;還有一些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藥性和用法,萬一用錯,方子的效果可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今天我們就要探究兩味名字特別接近的中草藥,那就是沙參和北沙參,那么沙參和北沙參一樣嗎?
沙參是《中華本草》收錄的草藥,植物學分類為菊亞綱,藥用來源為沙參為桔??浦参锷硡ⅰ⑿尤~沙參、輪葉沙參、云南沙參、泡沙參及其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根。也有其他的文獻將沙參描述為同屬植物的根。別名:南沙參、泡參、泡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受火克者宜之。有清熱養(yǎng)陰,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以根入藥。植物學分類為雙子葉植物綱。北沙參味甘甜,是臨床常用的滋陰藥,性微寒,味甘、微苦。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燥干咳、熱病傷津、口渴等癥。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遼寧、內(nèi)蒙古等地。別名萊陽參、海沙參、銀沙參、遼沙參、蘇條參、條參、北條參。
由此可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可是神奇的是二者的中藥屬性非常的一致,基本都是性微寒入肺,沙參又入胃經(jīng)養(yǎng)胃之陰,北沙參入脾胃。日常的使用基本可以等同,不過但細分起來,也有些許區(qū)別沙參偏于清肺祛痰入肺經(jīng)為主、而北沙參偏于養(yǎng)胃生津入為主。使用時可以有所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