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藥材很多都有相似的療效,不過不同的植物其性狀特點適應的人群還是會有很大的區(qū)別的,不知道大家對于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了解多少,即使對它們兩者一無所知的人來說,也是不難看出來兩者都是植物;至于它們作為一味藥材在其治療的疾病上以及適應的人群應該知之甚少吧,下面就來為大家解讀下昆明山海棠與雷公藤的區(qū)別以及它們各自都有哪些功效。
昆明山海棠以火把花之名始載于《綱目》草部毒草類鉤吻條下。《植物名實圖考》以昆明山海棠之名收載,云:"山海棠生昆明山中。樹高丈余,大葉如紫荊而粗紋,夏開五瓣小花,綠心黃蕊,密簇成攢。旋結實如風車,形與山藥子相類,色嫩紅可愛,山人折以售為瓶供?!彼乃幱貌课粸樾l(wèi)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根。
昆明山海棠的性狀為根圓柱形,有分枝,略彎曲,粗細不等,直徑0.4-3(-5)cm。栓皮橙黃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紋及橫裂隙,易剝落。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皮部棕灰色或淡棕黃色,木部淡棕色或淡黃白色。味苦;辛;性微溫;有大毒。歸經(jīng)肝;脾;腎經(jīng)。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殺蟲的功效。主風濕痹痛;半身不遂;疝氣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過多;產(chǎn)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傳染性肝炎;慢性腎炎;紅斑狼瘡;癌腫;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結核;副睪結核;瘡毒;銀屑病;神經(jīng)性皮炎。
雷公藤別名黃藤、黃臘藤、菜蟲藥、紅藥、水莽草。用藥來源為衛(wèi)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以根、葉、花及果入藥。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雷公藤味苦、辛,性涼。有大毒。具有祛風,解毒,殺蟲的功效。外用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皮膚發(fā)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搗汁搽患處。不可內(nèi)服。敷藥時間不可超過半小時,否則起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