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之間很大部分都是一些塊莖類,都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在由于現(xiàn)在的基本都是大規(guī)模種植,野生的根莖已經比較少了,種植的中藥材與野生的中藥材的成分含量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養(yǎng)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用于治陰虛發(fā)熱、肺癰、消渴等病癥,天門冬含天門冬素、B -固甾醇、甾體皂甙,粘液質、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天門冬有升高血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和延長抗體存在時間的作用,那么,野生天冬圖片是什么樣子呢?
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該品呈長紡錘形,略彎曲,有不透明的細心,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薄片淡黃棕色,可見中間黃白色中柱,以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剪根:加工前,選擇直徑1.3厘米以上的塊根。每個塊根的兩頭都有較長的須根,要從塊根兩頭的底部,剪斷須根,把剪好的塊根,投放到框里備用。洗根:清洗時,以流動的水源為好。塊根全部放入水中清洗,上下抖動,在水里漂洗3-5次,然后將框里的塊根用手翻動,直到徹底去除塊根上的泥土,即可進行下一步處理。
水煮:將洗凈的塊根,用石灰250克、白礬100克加水50公斤煮滾,再放下50公斤鮮天門冬,在沸水鍋中煮,保持中火,煮3滾,再20分鐘,至透心、皮裂時撈出。水煮時間不宜過久,否則會使顏色變紅。去皮:煮好的天門冬,趁熱剝去外皮。要用手從塊根的一頭向另一頭撕去,剝皮時不殘留皮層,要完全剝凈,利于提高成品的等級。
晾曬:剝好皮的天門冬,要平鋪在竹匾中,注意不要鋪的太厚,影響晾曬的均勻度。放置通風、陰涼、干燥處晾曬。1-2天后,翻動一次,使其充分曬干,直到半透明狀時,就成為了干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