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nóng)村的孩子們來說,燒柴做飯這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情,對于他們來說灶心土,為燒木柴或雜草的土灶內(nèi)底部中心的焦黃土塊,全國農(nóng)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燒柴火的窯時,將燒結(jié)的土塊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雜質(zhì)即可,又名伏龍肝,然而呢對于在城市里面長大的孩子來說,這些對于他們都是很陌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灶心土別名是什么???
臨床應(yīng)用:見證虛寒的出血、嘔吐、泄瀉均可應(yīng)用。用于止血。住址虛寒性胃腸出血,有較好效果,可配肉桂、艾葉溫中、熟地、當歸、阿膠滋陰補血,方入黃土湯加減。此方可治療一般慢性虛寒性出血的代表方,不僅治胃腸出血,也可治虛寒性出血、衄血、尿血、崩漏,用時可隨證加減。用于止嘔。主治妊娠惡阻(妊娠嘔吐),偏于虛寒者,以本品60g,配生姜6g,竹茹9g,陳皮6g,水煎服。用于止瀉。主治脾胃虛寒所致的水瀉下痢,可配白術(shù)、黃芪、灸甘草等。使用注意:熱證的出血,嘔吐不宜用。如無伏龍肝,可用赤石脂代。
用量:30-60g。大劑可用至90~120g。宜先煎水,沉淀后去渣,然后用黃土湯液煎其它藥。處方舉例:黃土湯加減:灶心黃土45g(先煎去渣代水),熟地15g,當歸9g,肉桂1.5g(焗服),艾葉3g,阿膠6g(溶化),白術(shù)9g,生姜3g,炙甘草3g,水煎服。性狀鑒別:本品呈不規(guī)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紅禍色。質(zhì)堅硬,但較磚為松,指劃易碎,并有粉末掉下。斷面細膩或微有蜂窩小孔。有煙熏氣,味淡,嘗之有泥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