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對深海中各種各樣的貝殼都有所了解,各種形態(tài)各種色彩有長卵形、卵形、圓形、螺旋形等等,紫貝齒,平肝息風藥貝殼長卵形或卵形,前后兩端均凹入呈口狀,表面全為琺瑯質(zhì),具光澤,背面呈褐色、淡褐色、紫紅色、黃褐色或灰藍色不等,具條紋或圖案;唇周具紫褐色齒,氣微,性味歸經(jīng):平;咸;歸肝經(jīng),功能主治:平肝潛陽,鎮(zhèn)驚安神,清肝明目,用于肝陽上亢,頭暈目眩,驚悸失眠,目赤翳障,目昏眼花,那么現(xiàn)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紫貝齒別名吧。
紫貝齒別名紫貝、文貝、紫貝子、南蛇牙齒、狗支螺。貝殼長卵圓形,殼質(zhì)堅固,一般殼長7.5厘米,寬4.2厘米,高3.4厘米,大者可長8厘米。殼塔和螺旋部幾乎完全被琺瑯質(zhì)所遮蓋。背部膨圓,兩側(cè)下部漸收縮,邊緣稍厚。殼表光亮細滑,褐色或淺褐色,具縱橫交錨、不甚規(guī)則的棕褐色斷續(xù)條紋及許多星狀花紋,初看形似阿拉伯文。
背線明顯,不具斑紋,背部隱約可見褐色或灰藍色的橫帶,這種色帶在幼體時甚明顯,兩側(cè)綠灰褐色,其上有紫褐色斑點,且延伸至基部。殼口狹長,微曲,前端稍寬,兩唇齒各約32枚,呈紫褐色。殼內(nèi)面為淡紫色。前后水管溝短。棲息于低潮區(qū)巖石塊的下面或珊瑚礁的洞穴內(nèi)。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及南沙群島。紫貝齒呈卵圓形,背部隆起腹扁平,溝緣細齒背斑點,清肝明目與鎮(zhèn)驚。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有白貝齒與紫貝齒2種。白貝齒原名“貝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下品;紫貝齒原名“紫貝”,始載于“唐本草”。今市售之白貝齒與紫貝齒均為寶貝科多種動物的貝殼,入藥以紫貝齒為主。根據(jù)我們收到的標本,紫貝齒的原動物有蛇首眼球貝、山貓寶貝、綬貝及眼球貝等4種、白貝齒的原動物有環(huán)紋貝、貨貝及擬棗貝等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