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里面經(jīng)常有一些奇怪的東西,名字比較奇怪,或者長相比較奇怪,但是都是可以治病的中藥,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荸薺?荸薺其實是一種水果,但是也是一味中藥,它還有個別稱叫做馬蹄!所以如果說荸薺大家都知道是水果,但是提到馬蹄,應(yīng)該就有人知道它是一味中藥了!既然荸薺是中藥,那么一定有它的作用功效和食用方法,我們應(yīng)該如何烹飪荸薺呢?
荸薺,又名馬蹄、水栗、烏芋、菩薺等,屬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塊莖,俗葉荸薺。稈多數(shù),叢生,直立,圓柱狀,有多數(shù)橫隔膜,干后稈表面現(xiàn)有節(jié),但不明顯,灰綠色,光滑無毛。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近膜質(zhì),綠黃色,紫紅色或褐色。小穗頂生,圓柱狀,在小穗基部有兩片鱗片中空無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鱗片全有花;較小堅果長一倍半,有倒刺;柱頭3。小堅果寬倒卵形,雙凸狀,頂端不縊縮;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急驟變狹變扁而呈三角形。花果期5-10月。
中藥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的球莖及地上部分。全國各地都有栽培。球莖具有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降血壓之功效,常用于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矽肺,痔瘡出血。地上全草具有清熱利尿之功效,常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我們應(yīng)該如何烹飪荸薺呢?荸薺可以用來剁碎做成肉餅,或者直接燉肉亦可,兒童和發(fā)熱病人最宜食用。全身水腫,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時也宜食用。癌癥患者(主要是肺癌和食道癌之人)宜食用。宿醒未解或濕熱黃疸者食用可減輕癥狀。發(fā)熱口溽、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之人食用可潤喉清嗓。由于荸薺性寒、女子月經(jīng)期間、脾胃虛寒以及血虛、血淤者應(yīng)該慎用。小兒遺尿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