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事物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卻相差懸殊,切不可稀里糊涂的將它們混為一談,弄混了關(guān)系,那么大薊和小薊是什么呢?它們也是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卻截然不同,有著不同的作用,知道它們的作用嗎?其實(shí)兩者都有涼血止血,消腫的作用,用于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那么你知道大薊和小薊的區(qū)別圖是什么嗎?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大薊莖段較粗,,約4~12 mm ,有髓部,葉緣較硬,長達(dá)5 mm,觸之刺手.; 而小薊莖細(xì)小,直徑2~5 mm,斷面中空,,葉緣針刺較軟,長1~2 mm,觸之不刺手。同時大薊葉片展平后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而小薊葉片展平后呈長橢圓形,全緣或微齒裂。大薊與小薊都有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療血熱行所致的出血病證,兩者又都具消散癰腫作用,可治療熱毒瘡癰。臨床上,大薊偏于消腫力,小薊偏于治療血淋、尿血等。
大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薊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zhì),曬干。本品莖呈圓柱形,基部直徑可達(dá)1.2cm;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有數(shù)條縱棱,被絲狀毛;斷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葉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上表面灰綠色或黃棕色,下表面色較淺,兩面均具灰白色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球形或橢圓形,總苞黃褐色,羽狀冠毛灰白色。氣微,味淡。
小薊又叫刺兒菜,民間俗稱刺角芽、刺角,為菊科薊屬的植物。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中歐、東歐、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區(qū)亦有分布。生長于海拔140~2650米的地區(qū),一般野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叢中、田間、林緣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藥用。
該品莖呈圓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長5~30cm, 直徑0.2~0.5cm;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及白色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0.5~3cm;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尖具針刺;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具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shù)個頂生;總苞鐘狀,苞片5~8層,黃綠色;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