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當代有志青年,你要是說不知道五靈脂可就趕不上時代的潮流了,五靈脂聽上去不堪,但是這可是一味好藥,它是哺乳綱、鼯鼠科動物復齒鼯鼠(寒號鳥)、飛鼠或者其它近緣動物的糞便,這種東西性味甘溫,沒有毒,入肝經(jīng),且具有疏通血脈,有著散瘀止痛的功效;是婦科的用藥,我具體看看五靈脂是什么?有什么用。
五靈脂的功效:
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經(jīng),血瘀經(jīng)閉,產(chǎn)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臨床應(yīng)用。
治療兒枕痛,取五靈脂置鍋內(nèi)加熱,隨炒隨加米醋拌勻,待嗅到藥味后,取出研細末。每服2錢,黃酒送下,每日3次。通常服1天痛減,2天痊愈。
治療毒蛇咬傷,取五靈脂2份,雄黃1份,共研細末,每次用黃酒沖服2錢(不善飲酒者可用茶調(diào)服),同時外敷創(chuàng)口,每日3次。再配合內(nèi)服食醋、擴創(chuàng)、吸毒等法。如有高熱、咽干痛、譫妄、狂躁等癥,是蛇毒內(nèi)陷所致,除加重藥物用量外,再根據(jù)臨床癥狀辨證施治。治療10例,皆愈。
五靈脂的作用:
五靈脂又名藥本、寒號蟲糞、靈脂等分為靈脂米、靈脂塊(血靈脂、糖靈脂)兩種。靈脂米即復齒鼯鼠的干燥糞便,靈脂塊是其糞便與尿液的混合物夾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結(jié)而成。五靈脂為活血化瘀中藥,《本草綱目》曰:"五靈脂
1.《開寶本草》:主療心腹冷氣,小兒五疳,辟疫、治腸風,通利氣脈,女子月閉。
2.《本草圖經(jīng)》:治傷冷積聚及小兒女子方中多用之。
3.《本草衍義補遺》: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氣,婦人心痛,血氣刺痛。
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須炒,通經(jīng)閉及治經(jīng)行不止;定產(chǎn)婦血暈,除小兒疳蛔。
5.《綱目》:止婦人經(jīng)水過多,赤帶不絕,胎前產(chǎn)后,血氣諸痛;男女一切心腹、脅肋、少腹諸痛,疝痛,血痢、腸風腹痛;身體血痹刺痛,肝瘧發(fā)寒熱,反胃,消渴及痰涎挾血成窠,血貫瞳子,血凝齒痛,重舌,小兒驚風,五扒,癲疾;殺蟲,解藥毒及蛇蝎蜈蚣傷。
6.《本草述》:主損傷接骨。
7.《現(xiàn)代實用中藥》:涂敷瘡疥。
8.《本草衍義》:五靈脂行經(jīng)血有功,不能生血。嘗有人病眼中翳,往來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蓋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則能視,目病不治血為背理。
9.《綱目》:五靈脂,足厥陰肝經(jīng)藥也,氣味俱厚,陰中之陰,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藥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諸痛。止驚扒,除瘧痢,消積化痰,療疳殺蟲,治血痹、血眼諸癥,皆屬肝經(jīng)也。失笑散不獨治婦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脅肋少腹痛疝氣,并胎前產(chǎn)后血氣作痛及血崩經(jīng)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靈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藥,乃去風之劑。沖任經(jīng)虛,被風傷襲營血,以致崩中暴下,與荊芥、防風治崩義同。方悟古人識見深奧如此,此亦一說,恒未及肝血虛滯,亦自生風之意。
10.《本草經(jīng)疏》:五靈脂,其功長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滯作痛,產(chǎn)后血暈,惡血沖心,少腹兒枕痛,留血經(jīng)閉,瘀血心胃間作痛,血滯經(jīng)脈,氣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證,在所必用。
五靈脂分類
1. 靈脂塊,系由許多糞粒凝結(jié)而成,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黃棕色、紅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潤性光澤;糞粒呈長橢圓柱形,其表面常碎裂,呈纖維性。體輕,質(zhì)較硬,但較易破碎,斷面不平坦,可模糊地看出糞粒的形狀,有時呈纖維性。氣腥臭,味苦。以塊狀、黑棕色、有光澤、油潤而無雜質(zhì)者佳。
2. 靈脂米,呈長橢圓形圓柱狀,兩端鈍圓,長5~15毫米,直徑3~6毫米。表面黑棕色,較平滑或微粗糙,??梢姕\色的斑點,有的具有光澤。體輕而松,易折斷,斷面黃色,黃綠色或黑棕色,呈纖維性。氣微弱,味微苦咸。以表面粗糙,外黑棕色、內(nèi)黃綠色,體輕無雜質(zhì)者佳。品質(zhì)較靈脂塊為差。顯微鑒定:粉末:黃褐色。滴加50%硫酸,放置10min以上,可見團塊(糞粒)中析出眾多小顆粒狀結(jié)晶,逐漸形成針簇狀或長方形片狀結(jié)晶。此外,常可見管胞、纖維、表皮、花粉粒等植物組織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