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應(yīng)該是很多人心目當(dāng)中很喜愛的水果,每年六月進入了夏天,正好也是枇杷成熟的季節(jié),枇杷就成了每家每戶必買的水果,酸甜可口,人人喜愛,說到枇杷,也有很多人會聯(lián)想到枇杷止咳糖漿吧,但是不要誤會了,枇杷糖漿不是用枇杷做的,而是用枇杷葉,所以枇杷書一身都是寶,枇杷可以吃,枇杷葉還能止咳清肺,那么枇杷葉里和什么一起吃會有更好的效果呢?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子。又名巴葉、蘆桔葉(《中藥材手冊》)。原植物枇杷又名:盧橘(廣東)。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有治療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作用。
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曬干,刷去毛,切絲生用或蜜炙用。枇杷葉全年均可采收。其性微寒、味苦,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等病癥。
枇杷葉用于肺熱咳嗽,風(fēng)熱咳嗽,肺虛久嗽時:可配黃芩、栝樓皮等藥以清肺化痰止咳。其味微辛,兼能疏泄肺氣,故風(fēng)熱咳嗽亦可配以前胡、桑葉等以疏風(fēng)宣肺止咳。以其止咳力佳,配以麥冬、阿膠又能治肺燥咳嗽;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節(jié)、生地黃、蛤粉炒阿膠以清肺補肺、止咳止血;若兼痰多者,則再配川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強化痰作用。
用于胃熱嘔吐、呃逆時:枇杷葉入胃經(jīng),善清胃熱、降胃氣而奏止嘔噦、治呃逆之效。胃熱嘔逆還可以單用,若暴吐服藥不止,可配以生姜、半夏,以加強止嘔之功;妊娠嘔吐,枇杷葉配生姜煎服;小兒吐乳不止,配母丁香為末,棗湯調(diào)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