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具有具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之功效。所以一些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的病人經(jīng)常使用。
功能主治
用于腎虛遺精,早泄,陽痿,白濁,帶下。治腎氣虛弱,精關(guān)不固,遺精滑泄者,配龍骨、五味子,以補腎固精;腎陽不足,下元虛冷,陽痿早泄,四肢酸痛者,配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山黃肉,或與五味子、補骨脂、附子相伍,以溫腎助陽,如《楊氏家藏方》桑螵蛸丸。若腎虛白濁,帶下清稀,腰痛如折,配芡實、金櫻子、補骨脂、胡桃肉,或與朱氏萆解分清飲合用,以益腎止帶。用于腎虛遺尿,尿頻,小便失禁。
小兒腎氣未充,膀胱失固,夜多遺尿,可單用桑嫖蛸炙黃研末服,或配益智仁、煅龍骨煎服;老人腎陽虛弱,尿頻或失禁,配韭子、補骨脂、熟地黃等,以溫腎縮尿;中氣不足加以黃芪、升麻;膀胱應(yīng)冷,可與縮泉丸同用;若心腎不足,神思恍惚,前事易忘,尿頻遺尿,可與養(yǎng)心安神之人參、菖蒲、遠(yuǎn)志、龍骨、龜板等藥配伍,如《本草衍義》桑螵蛸散。
1、《本經(jīng)》:"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2、《別錄》:"療男子虛損,五藏氣微,夢寐失精,遺溺。"
3、《藥性論》:"主男子腎衰漏精,精自出,患虛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熱,空心食之。虛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4、《本草衍義》:"治小便白濁。"
5、《玉楸藥解》:"治帶濁淋漓,耳痛,喉痹,瘕疝,骨鯁。"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藥用宜忌
陰虛火旺或膀胱有熱者慎服。
1、《本草經(jīng)集注》:"得龍骨治泄精。畏旋復(fù)花。"
2、《藥性論》:"畏戴椹。"
3、《本草經(jīng)疏》:"凡失精遺溺,火氣太盛者宜少少用之。"
4、《本經(jīng)逢原》:"陰虛多火人誤用,反助虛陽,多致溲赤莖痛,強中失精,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