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特有藥物,那么你知道中藥貓須草嗎?貓須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貓須草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我們來看下面的介紹。
貓須草的簡介
貓須草,亞灌木,高0.5~1米。莖枝四方形,紫褐色。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1.5~5厘米,邊緣在中部以上有鋸齒,兩面被毛,下面具腺點;葉柄長1~3厘米?;ǖ仙?,2~3朵一束對生,總狀花序式排列于枝頂;萼管狀,5齒裂,結果時下傾,上面裂齒大,膜質;花冠管纖弱,肢2唇形,上唇3~4 裂,下唇全緣;雄蕊4,2長2短,花絲伸出花冠之外,形如貓須,長4~6厘米;花盤前面腫脹:花柱頂端棒狀。小堅果球形,表面有網(wǎng)紋?;ㄆ谙摹⑶?。 生于陽光充足的曠地上,分布我國南部。多為栽培。
貓須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去濕,排石利水。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jié)炎。
貓須草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兩(鮮者3~4兩)。
貓須草的禁忌注意
忌生冷辛辣。
貓須草的適合人群
1、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血尿酸高,尿頻、尿急、尿不盡、尿等待者,尿少、尿黃、尿濁、泡沫尿者,痛風、腎虛腰酸、中老年及腎臟需保健者;
2、腎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輸尿管結石,1cm以上結石者,行體外震波碎石術后,喝飲腎茶,有助于碎石的排出且防止結石的復發(fā),以及膽結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