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加皮來源于蘿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香加皮別名北五加皮、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香加皮有利尿消腫、祛風濕、止痛的功效,香加 皮有治療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證的作用,血熱、旰陽上亢者忌用香加皮;香加皮有強心利尿作用,有毒,不宜多用、久用。香加皮的作用如下。
1、香加皮治水腫:香加皮一錢五分至三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2、香加皮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拘攣疼痛:北五加皮、穿山龍、白鮮皮各五錢。用白酒泡24小時。每天服10毫升。(<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3、香加皮治水腫,小便不利:北五加皮、陳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各三錢。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4、香加皮治筋骨軟弱,腳痿行遲:北五加皮、木瓜、牛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每日三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香加皮有祛風濕、強筋骨之功能,故對于關節(jié)拘攣疼痛,或筋骨痿軟行遲,香加皮常與穿山龍、木瓜、懷牛膝等同用,共奏祛風濕,舒筋活絡之效;香加皮配獨活, 祛風勝濕,效力增強,尤宜于腎陽不足,風寒濕痹,腰膝酸痛;香加皮有利水消腫作用,一般單用,或與陳皮、大腹皮、茯苓皮等配伍,加強利尿消腫作用;香加皮 配杜仲,治療腎陽不足,寒濕痹證;香加皮配桑螵蛸,用于腎虛陽痿,夢遺腎精,尿精遺溺;香加皮配淫羊藿,既可治療腎陽不足之陽萎遺溺,又可用于風寒濕痹; 香加皮配茯苓,溫陽利水,治療心陽不足,氣喘水腫。
五加皮和香加皮同為治療風濕痹痛的中藥,在日常使用時,人們往往當作同藥材使用。2005年版<中國藥典>將其列為兩種藥材,香加皮屬有毒藥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應嚴加區(qū)別。
香加皮用藥禁忌: 血熱、旰陽上亢者忌用香加皮;香加皮有強心利尿作用,有毒,不宜多用、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