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大家都知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風濕疾病的中藥,可是有另一種和它差不多,名稱并且差不多的藥材,導致很多人無法區(qū)分,那就是香加皮;事實上,香加皮是有毒的,并不能在臨床醫(yī)學上面應用,下面為大家整理出兩者的區(qū)別,就由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香加皮與五加皮區(qū)別要點。
五加皮與香加皮區(qū)別要點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又稱南五加皮、刺五加皮,是臨床常用的祛風濕、強筋骨之藥。香加皮是蘿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五加皮(南五加皮、刺五加皮)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歸肝,腎經。
功效:祛除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利水消腫。
臨床應用: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風濕,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可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腰膝酸痛等癥,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腳膝痿弱無力、小兒行遲等癥。本品又能溫補肝腎、強筋健骨,可用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兒行遲等癥,在臨床應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xù)斷等藥同用。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藥同用。
香加皮(北五加皮、香五加皮)
性味辛苦溫,有毒。用于治療風寒濕痹,腰膝酸軟。更長于利水,用于治療水腫(尤宜用于心衰性水腫),小便不利。臨床用量為3~6g,內服宜慎,不宜過量。五加皮、香加皮雖然均具有祛風濕之功效,但由于來源不同,其性狀和作用等均有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