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殼呈橢圓形或瓶狀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狀,直徑1.5~5cm,長3~7cm。外表面黃白色、淺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澤,有縱向或橫向的割痕。頂端有6~14條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的殘留柱頭;基部有短柄。體輕,質(zhì)脆。內(nèi)表面淡黃色,微有光澤。有縱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黃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點。氣微清香,味微苦。
1、罌粟殼配伍木香、黃連、生姜:罌粟殼澀腸止瀉止痢;木香辛溫芳香,行氣導滯;黃連苦寒,清熱燥濕止痢;生姜溫中和胃。四者合用,共奏清熱燥濕、行氣止痛、澀腸止痢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痢疾日久不愈、反復發(fā)作所致之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膿血、時輕時重者。
2、罌粟殼配伍烏梅:二者均味酸性澀,有斂肺止咳之功,相伍為用,其斂肺、止咳、平喘之效更著,用于治療虛勞喘嗽不已、無痰或少痰、咳甚則自汗出等癥。
【用法用量】煎服,3~6。止咳蜜炙用,止血止痛醋炒用。
【注意事項】本品過量或持續(xù)服用易成癮。咳嗽或瀉痢初起邪實者忌用。
【采收加工】秋季將已割取漿汁后的成熟果實摘下,破開,除去種子及枝梗,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