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湯
組成:胡黃連 柴胡(去苗) 鱉甲(去裙襕,醋炙) 甘草(炙,銼) 白蒺藜(炒) 黃耆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15克 威靈仙(去土)30克
用法: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烏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時(shí)候溫服。
主治:虛勞,寒熱心悸,骨節(jié)酸疼。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
胡黃連丸
組成:川黃連15克 胡黃連15克 朱砂3克(另研)
用法:上藥前二味為細(xì)末,入朱砂末,共填入豬膽內(nèi),用淡漿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線釣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0.3克,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食后米飲下。
主治:小兒肥熱疳。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胡黃連飲
組成:胡黃連、黃藥子、人參、甘草(炙)、白術(shù)(炒)、秦艽、柴胡各等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嫩桃柳枝各7寸,烏梅少許,煎8分,澄清作2分,食后、臥時(shí)各1服。小便赤,驗(yàn),便清止藥,便成肌進(jìn)食。大抵15歲兒宜此。
主治:疳熱,瀉無時(shí),飲食進(jìn)退,面黃髓黑,日漸瘦瘁。
出處: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
胡黃連麝香丸
組成:胡黃連1兩,白蕪荑(去扇)1兩,木香半兩,黃連半兩,辰砂(另研)1分,麝香(銼,研)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丸,米飲下;3-5歲以上者,可服15-20丸,不拘時(shí)候。
主治:小兒疳氣羸瘦,白蟲。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胡黃連用藥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用胡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