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一個俗語,其中就是講述黃連,這也讓它成為總所周知的原因,我想大家肯定對其很感興趣,胡黃連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與黃連名稱相似,且均為苦寒清熱燥濕之品,善除胃腸濕熱,同為治濕熱瀉痢之良藥,多年生草本,有毛;莖根圓柱形,稍帶木質(zhì),長15-20cm,生于海拔3600~4400m的高寒地區(qū)的巖石上及石堆中,或淺土層的向陽處,胡黃連善退虛熱,除疳熱;而黃連則善清心火,瀉胃火,為解毒要藥;那么胡黃連別名和功效有哪些呢?
中藥胡黃蓮的別名有哪些呢?其別名一般是割孤露澤,胡連,假黃連,黑連。而商品名就是胡黃連,西藏胡黃連等,其處方名一般就是胡連,胡黃蓮。胡黃連的主治功效:清熱,涼血,燥濕。治疳疾,驚癇,瀉痢,勞熱骨蒸,自汗,盜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瘺, 瘡瘍。胡黃連含有的主要價值是清濕熱,除骨蒸,消疳熱。用于濕熱瀉痢,黃疸,痔瘡,骨蒸潮熱,小兒疳熱。
胡黃連所帶來的一些藥理作用,從胡黃連石油醚提取物中分離得的羅布麻寧對大鼠子宮有收縮作用,對蛙心有抑制作用。胡黃連分別用冷(4℃)和熱(回流)去離子水提取,兩種提取物凍干后再用甲醇提取。這兩份提取物中能溶于甲醇的部分,對經(jīng)典補(bǔ)體激活途徑的補(bǔ)體活性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而冷水提取物中不溶于甲醇的部分則對經(jīng)典補(bǔ)體激活途徑和旁路補(bǔ)體激活途徑的補(bǔ)體活性均有較強(qiáng)的抑制作用。
胡黃連還可以用于溫病高熱、口渴煩躁、血熱妄行、以及熱毒瘡瘍等治溫病高熱、心火亢盛,配伍梔子、連翹等;對于血熱妄行,可配伍黃芩、大黃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藥同用。此外,黃連還可用于胃火熾盛的中消證,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