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鑒別
砒石有紅、白之分,藥用以紅砒為主。
1、紅砒 呈不規(guī)則塊狀,淡紅色、淡黃色或紅、黃相間。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樣光澤或絹絲樣光澤或無光澤。質(zhì)脆,易碩碎,斷面凹凸不平或呈層狀。氣無,燒之,有蒜樣臭氣。極毒,不能口嘗。以塊狀、色紅潤(rùn)、具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
2、白砒 無色或白色,有的透明。質(zhì)較純,毒性比紅砒劇。以塊狀、色白、具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
顯微鑒別
透射偏光鏡下:無色透明;有時(shí)呈現(xiàn)異常雙折射,折射率N=1.75,高正突起;具交錯(cuò)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zhì)性。全消光。
理化鑒定
1、取本品少量,置閉口管中加熱,生成白色升華物。(檢查砷鹽)
2、取本品少量,置木炭火燒之,發(fā)生白色氣體,并有蒜臭氣,于木炭上顯一層白色被膜。(檢查砷鹽)
3、取本品少量,加水煮沸,使溶解,溶液呈弱酸性,通硫化氫則生成黃色沉淀。(檢查砷鹽)
4、差熱分析曲線 吸熱335℃(小),825℃(微);放熱740℃(小),230℃開始到740℃前,失重—屬砷華。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砒石與水銀,兩者外用均有較好的攻毒療瘡作用。但兩者屬配伍禁忌,不能同用。且水銀以攻毒殺蟲拔膿為主,砒石以蝕瘡去腐為主。此外,水銀已基本不作內(nèi)服藥,砒石內(nèi)服還用于治療寒痰哮喘,瘧疾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