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煲老鴨是一道非常傳統(tǒng)的食補湯水,最適宜在炎熱的夏、秋季節(jié)飲用,不僅清潤消暑、利水祛濕,其中的鴨肉還可撈起點姜蒜豉油,非常好味,喝湯啖肉滿足雙重享受。
調味料
米酒:1湯匙
鹽:適量
做法:
1.芡實和薏米洗凈,用清水浸泡1小時;
2.老鴨洗凈,斬大件,汆水撈起;
3.冬瓜洗凈,帶皮切塊;
4.陳皮洗凈,稍泡軟,刮去內瓤;
5.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和米酒,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消暑熱,健脾開胃,滋陰清肺,美白祛濕。
鴨肉
不知為何,吃燒鴨或燜鴨時經常聽人說此物“毒、發(fā)”,但喝鴨湯卻是消暑滋補。有人說煲湯多用的是老鴨,所以“不毒”,應該是有道理的吧。
鴨肉有大補虛勞、清肺解熱、滋陰補血、定驚解毒、消水腫的功效,尤其適合體熱、上火、食少、便秘和有水腫的人食用,夏季食用效果更佳。因此用鴨煲湯多數搭配冬瓜、馬蹄、蘿卜或蟲草這些清熱滋陰的食材,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yǎng),又可祛除暑熱帶來的不適。
比起雞肉,鴨肉的味道比較強烈,較有個性,因此人們對它的喜惡分界也明顯。出名的鴨肉吃法要算北京烤鴨,片起皮,用面皮夾著加點大蔥一起吃。嫌鴨子不夠肥,還發(fā)明了“填”的飼養(yǎng)方法,和法國人取鵝肝好有一比,因此,通常吃上一、兩塊就膩口了。剩下的鴨肉可以就這么吃,也可以炒韭黃,最后剩下的鴨架則通常和白菜一起熬湯,也很香甜。幾個步驟下來有點像我們這邊吃烤乳豬。
南方吃鴨多燒或鹵,可能我本人是南方人,覺得南方的燒鴨要比北京的烤鴨香、夠味。家常烹制鴨肉還有燜、炒,如五杯鴨、姜炒鴨等。至于異味強烈的鴨屁股,煲湯或燜煮前記得要切去,不然無法下口,除非你就好這口,那是有癮的。
靚湯心水
1.冬瓜皮有顯著的清熱利水消腫功效,尤其適用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等。
2.要注意陳皮的分量,一小塊足以,味道香醇,多則搶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