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這種藥材生活在山區(qū)的朋友們應(yīng)該不陌生,一般這種藥材都是野生的,樣子長得也非常個性,因?yàn)樗L出的須是白色的,所以也被叫做白頭翁,但是單從葉子上來看的話,和蒲公英也比較的相似,它入藥的價值也比較多,那么究竟這種中藥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中藥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
“白頭翁”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別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頭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貓爪子花等等,分布在我國的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黑龍江等省的山崗、荒坡及田野間。
白頭翁在園林中可作自然栽植,用于布置花壇、道路兩旁,或點(diǎn)綴于林間空地?;ㄆ谠纾仓臧?,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種,果期羽毛狀花柱宿存,形如頭狀,極為別致。《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白頭翁的記載。在《唐本草》中記載了白頭翁名字的由來:“白頭翁,其葉似芍藥而大,抽一莖,莖頭一花,紫色,似木槿花,實(shí)大者如雞子,白毛寸余。正似白頭老翁,故名焉”。
白頭翁雖是野草,但藥用價值卻很高,歷代本草專著多有記述。中醫(yī)認(rèn)為,白頭翁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消贅的功效。
功效主治:
白頭翁性寒;歸胃、大腸經(jīng);白頭翁藥用價值高,從上述歷代本草專著看出多有記述。中醫(yī)認(rèn)為,白頭翁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明目,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熱毒痢疾,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等癥。
《本經(jīng)》:主溫瘧狂易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金瘡。
副作用
(1)白頭翁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藥,單用較大劑量,即有效果。常用成方白頭翁湯,即以本品為主藥,配合黃連、黃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菌痢。
(2)毛艮科白頭翁的莖葉與根作用不同,具有強(qiáng)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
禁忌:虛寒瀉痢忌服。
【白頭翁薏苡粥】
原料:白頭翁20克,苡仁25克,梗米50克。
制法:白頭翁煎水去渣,將汁與苡仁、梗米同煮為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