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這種疾病我們大家都聽說過吧,一般來說黃疸是比較容易出現(xiàn)在新生兒身上的,而且黃疸還分為多種,如果是溶血性的黃疸是有可能會出現(xiàn)生命危險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能小看了這種疾病,出現(xiàn)了黃疸之后的治療辦法也有很多,比如中藥材白鮮皮就有治療黃疸的效果,那么到底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白鮮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鮮皮為蕓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鮮皮的根皮。味苦,性寒。白鮮皮藥用價值較高,功效清熱燥濕,祛風(fēng)解毒。內(nèi)服主要用于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祛風(fēng)止癢,黃疸尿赤,濕熱痹痛;外用于濕疹,疥癬,皮膚瘙癢,肌膚潰爛,黃水淋漓等癥。白鮮皮藥用歷史悠久,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及臨床應(yīng)用證明,白鮮皮含有白鮮堿,白鮮內(nèi)脂、谷甾醇、膽堿、梣皮酮等。對多種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鮮皮還有解熱作用。
白鮮皮的作用
清肺止咳
火熱之邪,上灼于肺,傷津劫液,阻遏氣道,使肺之肅降無權(quán)。其癥可見:咳嗽氣粗,痰黃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紅赤,煩渴便秘。白鮮皮苦、寒,入肺經(jīng),可清在肺之熱邪,金氣清肅,咳嗽自消。
清熱利濕。
白鮮皮昧苦、性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故可用于因濕熱而致各種病癥。《本草綱目》:“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為諸黃風(fēng)痹要藥?!?/p>
白鮮皮功效
祛風(fēng),燥濕,清熱,解毒。治風(fēng)熱瘡毒,疥癬,皮膚癢疹,風(fēng)濕痹痛,黃疸。
①《本經(jīng)》:"主頭風(fēng),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②《別錄》:"療四肢不安,時行腹中太熱,飲水、欲走、大呼,小兒驚癇,婦人產(chǎn)后余痛。"
③《藥性論》:"治一切熱毒風(fēng),惡風(fēng),風(fēng)瘡、疥癬赤爛,眉發(fā)脫脆,皮肌急,壯熱惡寒;主解熱黃、酒黃、急黃、谷黃、勞黃等。"
④《兵部手集方》:"療肺嗽。"
⑤《日華子本草》:"通關(guān)節(jié),利九竅及血脈,并一切風(fēng)痹筋骨弱乏,通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根皮良,花功用同上。"
⑥《本草原始》:"治一切疥癩、惡風(fēng)、疥癬、楊梅、諸瘡熱毒。"
白鮮皮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白鮮皮的食用方法
白鮮皮七味湯
功效:主治黃疸初得,稍覺心中煩熱,外狀與平常無別,但舉體正黃,甚者眼色如柏,涕、涎、小便及汗悉如柏汁,食消多于平常,稍覺瘦悴乏力者。
組成:白鮮皮3兩,干葛5兩,黃芩3兩,郁金3兩,豉5兩,梔子10枚,芒消6兩。
制法:上切。
用法: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納芒消,分3次溫服。相去如人行20里久,更服此湯,當(dāng)?shù)美?,利后將?-2日,則合后黃連丸服之。
來源:《外臺》卷四引《許仁則方》。